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百科 >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和谁(“围魏救赵”的几个疑点)

74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4 17:40:42    

“围魏救赵”是“孙膑斗庞涓”故事中最为精彩的一段,《资治通鉴》和《史记》中都有过详细的记载。这场经典的战例也被“三十六计”列为第二计,经典程度非常高,但也有几个地方值得探讨,我们先说说这个故事,然后再仔细地聊聊其中的疑点。

围魏救赵

以下故事情节是以《资治通鉴》为蓝本。公元前446年,魏国新国王即位,就是魏文侯。他上任以来,任人唯贤,任用比较有名的像吴起这样的知名人士,同时魏国还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结果还不错,魏国的国力日益强盛起来,成了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注意这里没有之一。就这样,又经过一代国王叫魏武侯,到了第三代国王魏惠王即位的时候,由于他继承了前两任国王的霸业,国力已经很强盛了,已经到了想打谁就打的地步。这样,魏国的扩张严重损害了其他诸侯国的利益,像楚国、齐国、秦国他们很不满意,尤其是齐国更是不满意,因为齐国在魏国的东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谁会放心?况且这个魏国也很不老实,仗着自己有点实力,到处侵略扩张。

话说回来,这个齐国也不含糊,公元前356年,齐国上来一位很能干的国王叫齐威王。他上来以后,也是任人为贤,任用邹忌为相,在《战国策》里曾记载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查看一下,也挺有意思。就这样,齐国在齐威王和邹忌的领导下,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国力也渐渐强盛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男二号”庞涓上场了。他首先投奔了当时的第一个超级大国魏国。庞涓的老师那可不是一般人,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鬼谷子,庞涓没有遇到他的同门师兄弟孙膑以前,曾打过无数次胜仗,但只要是遇到孙膑,他就是变成一个弱智加白痴的样子,就好像孙悟空一样,没有取经之前,那能耐老大了,上天入地,大闹天宫,自从取经以后,战斗指数一路下降,九九八十一难只打死了一个白骨精,真给他的师父菩提老祖丢人。这是一个疑点,到后面还要说。

庞涓

庞涓到了魏国后,受了魏惠国的重用,庞涓到底还是名师之下的高徒,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当时齐国也成了手下败将。有一天,魏惠王和庞涓一起聊天,魏惠王就谈到自己听说孙膑也很厉害,就也想把孙膑也请来帮助他来成就霸业,魏惠王这个人野心很大,就这样“男一号”孙膑上场了。

《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记载的:由于孙膑是齐国人,心存不良的庞涓就诬陷孙膑与齐国私通,这种通敌卖国的罪过可不小,魏惠王也不分青红皂白就治了孙膑的罪。怎么治的呢?往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把他双腿的膝盖骨给挖掉了,让孙膑领了“残疾证”。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疑点,既然庞涓存心要陷害孙膑,庞涓明明知道孙膑的能耐要比自己大,那他为什么不干脆把他杀了呢?要么是庞涓不够狠,要么是他的老师鬼谷子先生没有告诉他斩草要除根的道理。

不管怎样,孙膑没有死,还安全地逃回了齐国,并且还受到了齐国国王的重用,你看事情就是这么巧,巧得还这么蹊跷,以至于疑点重重。

然后,好戏开始了。同样巧合的是,在这一年,魏国和赵国开战了,啥原因呢?公元前354年,赵国袭击了卫国,魏国就以卫国是他的附属国为由开始和赵国开战,魏国无非是找了个借口而已。

赵国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战场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赵国,赵国就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以田忌为大将,以孙膑为军师,发兵来救赵国。田忌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就是直接把大军开到赵国的边境,和魏国硬碰硬,以解赵国之围。作为军师的孙膑则给田忌献上一囊妙计,这就是“围魏救赵”:不去攻打魏国的主力部队,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掉头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而且齐国的军队在去大梁的途中桂陵这个地方设下了埋伏,到时候可以一举歼灭魏国的军队。

孙膑与庞涓

事情跟想象得一样顺利,齐军要攻打大梁的消息,庞涓很快就知道了,他立即命令部队回防首都,并在回大梁的桂陵处遭到了齐军的埋伏,魏军大败。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前半段。

接下来是“围魏救赵”的后半段。又过了几年,到了公元前341年,魏国这个“战争贩子”又攻打韩国,实力不济的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个时候齐威王已“驾鹤”,接任的是他的儿子齐宣王,齐宣王又派田忌和孙膑出兵救韩国。这俩人还是如法炮制,来了个第二次“围魏救赵”,确切地说应该是“围魏救韩”,这次孙膑没有在桂陵设伏,而是采用“减灶法”诱敌深入,然后再进行歼灭。

围魏救赵

事情同样和想象的一样顺利,庞涓带领的魏军见到孙膑就立刻跟喝了迷魂汤一样被齐国牵着鼻子走。魏军在后面追,齐军在前面跑,而齐军的锅灶一天天的减少,还有遗弃在路上的各种装备更是显出一幅溃败的假象。庞涓就这样得意忘形起来,由此判断出齐军斗志涣散,一路溃败,经过这样的判断,他只带领一部分轻装骑兵,马不停蹄地向齐军追来。

一直追到马陵这个地方,这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孙膑其实早在一个十分狭窄的道路设下了埋伏,他命令把前面的树都砍倒,只留下一棵,把这棵树的树皮剥下来,上面写上字:“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命令弓箭手只要看到有火光,就乱箭齐发。事情就是按照孙膑预想的那样发展,庞涓来到马陵,前面被东倒西歪的树挡住了去路,只有一棵大树在那站着,树皮被剥掉了一大块,上面还有字,因为天黑了看不清是什么字,庞涓就吩咐到:“拿火把来!”火光一起,紧接乱箭齐发,庞涓就成了“马蜂窝”。

围魏救赵

由于庞涓心术不正,心胸狭窄,害人之心让他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但是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却有几个疑点,前文中说过一个,就是庞涓也不算等闲之辈,可是只要遇到孙膑就傻眼了。两次“围魏救赵”都是被孙膑牵着鼻子走。魏国明明知道当时最大的敌人,也是实力最强的敌人是齐国,当他们第一次攻打赵国,第二次攻打卫国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主力部队都开到前线去吧,庞涓也不至于如此愚蠢吧,这和他之前没有遇到孙膑的表现可谓是天壤之别。既然他们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是齐国,完全可以用“围点打援”的方法,派出一部分部队佯攻别的小国而留下主力部队来对付齐国。我们都能看清楚的事,庞涓不至于笨到如此的地步。

第二个疑点是庞涓竟然两次被孙膑“围魏救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可能笨到如此地步,何况是鬼谷子的学生。真正的傻瓜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我想庞涓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第三个疑点是庞涓不可能对齐军狂追不舍,他完全可以封锁魏国的各个交通要道,来个“关门打狗”。而且齐国不可能往魏国的腹地逃跑,孙膑当然知道前后夹击是什么后果,所以,如果把书读得仔细一点,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许多漏洞,这就叫“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四个疑点就是既然庞涓要加害孙膑,为什么要斩草除根,而非要留下祸患?这个前文已经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这些疑点只能说明,《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向人们传达一个观点:做人不能心术不正,嫉贤妒能,不能害别人,否则得到不好的下场。

除此以外,没有别的理由。

相关文章

为什么绑石膏要90度(5种常用的石膏固定技术)

石膏作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被用于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感染性疾病,稳定固定关节,矫正和预防畸形,用来缓解肢体疼痛、改善功能和促进愈合。今天给大家介绍5种常用的石膏固定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石膏固定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固定部位和目的,决定肢体或关节是固定在功能位或特殊的体

2025-04-19 07:50:02

零线为什么会打火花(零线断线故障的判断与预防)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零线的作用是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保证零线上的阻抗为零,以消除中性点位移,使各相的电压保持对称,即各相负载的相电压恒等于电源相电压,并与负荷变化无关。三相中一旦有一相发生断路,只影响本相,其他两相电压仍保持不变,确保接在此两相上的电器设备仍能正常工作。但是,如果三相四线中的

2025-04-19 07:26:09

玻璃杯为什么有异味(新开封的水杯为什么会有异味?)

人们在购买水杯,新开封的时候多数能闻到异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祛除水杯的异味呢?新开封的水杯内异味多数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水杯从生产线下来就直接包装入库了,有由于在仓库长期保存,水杯内部及硅胶圈会有轻微的味道散发出,但是由于水杯杯盖旋紧,空气不流通,所以新开封的水杯杯盖打开的一

2025-04-19 06:43:40

为什么要清洗空调外机?!告诉你真相!!

空调为什么要清洗?1、室内空调污染造成的疾病负担是室外空气的5倍。2、长时间不清洁的空调中存在480多种微生物,包括螨虫、大肠杆菌、霉菌、嗜肺军团菌等。3、很多人不在意,空调不但可制冷、制热,还可致病: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下的人可能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记忆力减退、体质变差等现象。4、现代医学

2025-04-19 05:48:55

绿萝花为什么黄叶子(绿萝叶子发黄是因为这5点没做好)

绿萝说起来算是蛮好养的花卉了,但是很多花友说,冬天一到,绿萝就老是叶黄,给人的感觉像要挂掉了一样,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一到冬天绿萝就老爱叶子发黄,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1、浇水从冬季气温的角度来看,绿萝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停止生长,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减少浇水次数和停止施肥了,

2025-04-19 05:46:20

滚筒洗衣机为什么不停的排水(滚筒洗衣机上排水好和下排水哪个好?)

滚筒洗衣机上排水好还是下排水好?洗衣机上排水和下排水有什么区别?洗衣机是每个家庭的必备电器,而洗衣机的排水方式有上排水和下排水这两种,一般波轮式洗衣机都是下排水,但是滚筒洗衣机有部分是上排水,还有下排水的,前些日子新换的滚筒洗衣机,安装的时候问了老师傅具体这两种排水方式有什么区别,听了他的分析,才知

2025-04-19 05: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