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百科 >

遍插茱萸少一人啥意思(典故诗话 遍插茱萸,情牵兄弟)

98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0:24    

典故诗话

亲情友情 恩情离情

《典故诗话》

亲情友情 恩情离情

遍插茱萸 情牵兄弟

【典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典】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亦名越椒,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释义】:1、泛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

【典形】:插茱萸、遍插茱萸。

【用典】:

[遍插茱萸]宋·张炎《新雁过妆楼·乙巳菊日,寓溧阳,闻雁声,因动脊令之感》:“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全词如下: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谩嗟吁。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2、借指兄弟情深。

【典形】:插茱萸、遍插茱萸、共插茱萸、插得茱萸遍、插萸人少、插到茱萸少一人。

【用典】:

[插得茱萸遍]当代词学家·唐圭璋《踏莎行·德安重九》:“乱离骨肉散天涯,谁家插得茱萸遍。”

[共插茱萸]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与二弟二客郊行》:“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

[插萸人少]宋·刘克庄《贺新郎·人老难重少》:“有谁怜,戴花翁病,插萸人少。”

[插到茱萸少一人]、现代诗人·谢觉哉《看花》:“江山如此宜留影,插到茱萸少一人。

相关文章

马桶为什么堵塞(马桶堵塞解决办法!马桶畅通必备常识!)

马桶堵塞的解决办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使用皮搋子:皮搋子是疏通马桶的传统工具,将皮搋子对准马桶口,用力按压再猛抽,反复几次,通常可以疏通堵塞物。利用水压:找一根长水管,一头接自来水,另一头对准马桶口,用布堵住马桶口边缘,打开水龙头,利用水压冲洗,有时可以疏通堵塞。小苏打加醋:将小苏打

2025-04-28 22:53:06

土地为什么延期(土地承包:延期还是长期?)

在农村,关于土地承包的讨论总是热火朝天。大家都想知道,土地承包是选择延期好,还是长期更划算?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关系到农民朋友们的未来和家庭财富的稳定。土地承包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期承包,一种是短期或延期承包。长期承包通常指的是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承包,而延期承包则是每几年进行一次续签。

2025-04-28 22:41:37

为什么要有冰箱插座(冰箱插座有何不同?)

现代家庭中使用了大量的电器设备,因此对插座的需求也变得非常大。不同的电器对插座有着不同的要求。之前我们分享过,空调需要使用专用插座,并且插座的额定电流必须达到16A以上才能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那么,同样作为大型电器的冰箱,对插座是否有特殊的要求呢?冰箱的功率相比空调来说要小得多,一般在600W左右,

2025-04-28 22:20:15

水胶为什么环保(水性胶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水性胶,别称水性胶黏剂,水性胶粘剂,水性胶水,水性粘合剂,优点主要是无毒害、无污染、不燃烧、使用安全、易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等,乳白色流动液体,伴有轻微气味,干了之后透明无味。同时水性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干的慢,固化时间慢,粘合定位差等等。对比这些水性胶的优缺点,具体还得看您做的工艺,比如贴合,热贴合,静

2025-04-28 22:01:55

胶水为什么黏(影响胶水粘接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胶水是一种具有良好粘合性能的物质,固化后能将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粘合在一起,不同胶水的粘接性能是不同的,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影响胶水粘接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胶水粘接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胶水粘接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因素:  材料选择:胶水的粘接性能通常与胶水的类型和成

2025-04-28 21:52:29

墙为什么裂开(墙体开裂竟是因为刮腻子?)

墙体开裂,谁之过?家装刮腻子的那些细节你知道吗? 神秘的墙体开裂之谜:家装细节中的“隐形杀手”墙体开裂,是每个家庭装修后都可能面临的噩梦。无论是刚搬入新居的新婚夫妇,还是多年居住的三代同堂,墙体开裂总能带来无限的烦恼与困扰。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问题?责任又该归于谁?这些疑问在每一个受影响的家庭心中挥

2025-04-28 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