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百科 >

电容器为什么会坏的原因(电容器爆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08:01:45    


一、造成电容器爆炸的原因

1.电网电压过高。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及发热量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如果电压过高,再加上环境温度过高,若电容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其绝缘就会加速老化,导致内部元件击穿。

2.谐振过电压。当发生谐振过电压时,电容器成倍地过负荷,不仅使电容器击穿,而且强大的过电流使电容器剧热,产生爆炸。

3.操作过电压。当对电容器频繁操作,特别是在电网失压后重合闸时,如果电容器未放完电,而来电的电压极性正好与电容器残留负荷极性相反,在电容器中就产生强大的电流,使电容器剧热爆炸。

二、防止电容器爆炸的措施

1.应尽量避免电容器在过高电压下运行。尤其应避免最高环境温度与瞬时过电压同时出现。自愈式电容器的允许过电压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过电压时间为24h内累计不超过8h。

2.改善通风条件,避免安装环境温度过高。

3.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保护装置。采用外熔丝保护电容器应按要求选择外熔丝。

4.为限制电容器的合闸涌流,应串入电抗器。为防止过压谐振,合理操作也很重要。电容器组每次重合闸时,必须在开关断开电容器并放电3min后进行,禁止电容器带电合闸。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放电,要定期检查电容器的放电装置。电网刚送电,负荷还没有上来,电容器应暂时退出运行。大功率硅整流设备、大容量电动机突然卸负荷或受到重复冲击负荷,会使电容器电压升高,电容器也应退出运行。

5.加强检测巡视,防止过电流、过热。电容器能在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下长期运行。巡视中如果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必是某一相中电容器的熔丝熔断。此时应退出运行,查明原因,检修或换用一台电容器,调整平衡后再投入运行。在巡视中如发现电容器有放电声、渗油、外壳锈蚀、鼓肚和严重发热等,应及时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相关文章

为什么用淋浴房(淋浴房的优缺点,你知道吗)

家庭装修中,还是有不少人选择在家里安装淋浴房,将卫生间里洗手台和洗浴的地方分开。以达到干湿分离的效果。淋浴房好不好用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它的优缺点,以便让你更好地做出选择。卫生间用淋浴房好不好?优点干湿分离:有了淋浴房卫生间的外边把地面弄湿了。节省空间:有些卫生间的空间比较小,安装不下浴缸和淋

2025-02-21 03:29:34

为什么厨房一定要贴砖(家庭装修,这些地方记得要贴瓷砖)

家庭装修中,瓷砖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中,瓷砖的使用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厨房是家庭中烹饪食物的地方,卫生间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空间之一。今天,我们将聚焦于厨房和卫生间这两个区域,探讨瓷砖在家庭装修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为什么厨房和卫生间一定要贴瓷砖?带你了解这些

2025-02-21 03:19:54

搬家为什么不能晚上搬(搬家须知几条风水)

搬家须知几条风水。搬家是一件重要且复杂的事情,其中涉及到许多风水学上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搬家风水须知:·搬家前一定要选择一个吉日,吉日的选择通常依据黄历或风水学家的建议,以确保搬家过程顺利并为新家带来好运。在吉日的选择上尽量避免选择与自己或家人属相相冲的日子,也要尽量避开一些不吉利的日期,如

2025-02-21 03:11:12

为什么设计工作室装修更贵(装修设计千万别找设计工作室)

装修设计千万别找设计工作室。1. 装修千万别找设计工作室,我总结了工作室的三大缺点。 - 工作室都是要收设计费的,这一点就不如那些免费量房、免费设计的装修公司。既然有免费的,干嘛还要花这个冤枉钱? - 找工作室太麻烦。先是和你聊装修需求,再给你出方案,等方案确定了再定工艺、选材料,一套流程下来不跑个

2025-02-21 03:02:49

吹空调为什么要通风(为什么开空调时要开窗?)

夏季在室内开空调,为了减少冷气流失,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我通常会将门窗紧闭。本以为这么做没啥问题,结果,最近在听专家讲解使用空调的注意事项后才发现,自己做错了许多年。相信不少人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赶紧看看。为何开空调时要开窗专家告知:室内空调时要适当开窗,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长期待在密

2025-02-21 02:44:12

为什么日本人睡榻榻米(榻榻米就是草垫子,为什么会被日本人当成国宝?)

榻榻米就是草垫子,为什么会被日本人当成国宝?榻榻米并不是简单的草垫子,而是一种传统的日本居住方式和文化象征。它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日本的住宅中广泛使用。以下是一些解释为什么榻榻米受到特殊重视的原因:文化传统: 榻榻米在日本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一直是日本传统居住方式的一部分,

2025-02-21 02: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