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农村常见的龙芽草,老人称为“草中人参”,它价值很高,值得重视
在农村的野外,除了农民伯伯种植的农作物以外,还生长着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每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身影,这些植物大部分都当野草除掉,但也有一些植物给农民带来好处。
比如有些植物可以做野菜食用,野菜自古以来就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在过去那个缺医少粮的贫穷年代,它们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防病治病,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野菜已被农民淡忘,但仍然还流传着一些比较受欢迎的野菜,比如艾叶、清明菜、荠菜、一点红、车前草、小根蒜、益母草等,都是现在民间百姓喜爱吃的野菜。
龙芽草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野菜,它不仅味道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它全草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也是民间常用的良药。
说起龙芽草,在农村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它是蔷薇科龙芽草属植物,在民间还有一个非常有仙气的别名叫做仙鹤草,相传古人就是用这种野草帮助仙鹤止血疗伤的,所以古人就把它命名叫做仙鹤草。
不过还是叫龙芽草更为贴切,因为它的叶子大叶小叶,像极了龙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故而得名龙芽草。在民间还流传“大叶大小叶小,大叶小叶龙芽草”。
另外,龙芽草的根有白芽,又尖又圆似龙牙,因此也叫龙芽草。无论是它的叶子,还是它的根芽都与龙牙比较贴切,所以叫龙牙草再适合不过了。
龙芽草的嫩叶可以做野菜食用,但是等到它成熟之后,叶子边缘就会有粗锯齿,开着黄色的小花,等到种子成熟后就会粘人,从它身边走过,它的种子就会随着人去传播,也可脱落后进行生长繁殖,繁殖能力极强。
认识龙芽草的人都知道,它是民间常用的止血良药,因此有“止血草”之称,对尿血、吐血、咯血、便血、牙血、鼻血、子宫出血、溃疡病出血、创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龙芽草除了有止血的作用外,它还有补虚的作用,对虚劳过度、浑身无力、贫血等都有好处。在过去,人们经常在田地干活,许多体质不佳的人会感到疲惫不堪、淋漓大汗,他们就会用龙芽草煮水喝,很快就会缓解症状,恢复体力。因此,又把它叫“脱力草”。
正因为龙芽草有这么多的作用,而且它在农村非常常见,采摘特别方便,可以用来做菜,营养丰富价值高,也可晒干泡茶喝,还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作用真的是非常多,所以许多又称它为“草中人参”。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龙芽草吗?老人称它为“草中人参”,它是民间常用的良药,在过去帮助过很多人,价值很高,止血效果是一绝,同时又有补虚的作用,若你在家乡遇见,请及时重视起来。
在杏树的种植中,杏施肥灌水管理和防病技术对于杏树的生长比较重要。果期管理不良,杏果发生果面黑斑,会出现大量落果的情况,给杏树种植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幼杏长黑斑是什么原因?杏果黑斑病怎么预防?一起来看一下。 幼杏长黑斑是什么原因 杏果实黑斑病治发生在果实的表面,在膨大期的果实表面出现不规则暗
2025-04-29 15:08:39
前段时间的砸承重墙,导致楼梯出现裂缝,总计损失超1.6亿事件,我相信大家基本都有耳闻。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可能除了无知,更多的是侥幸,或者,换一种表述是:红线太多,反而会让人迷了双眼,轻视了真正的红线。本期,小编就分享5个中国式家庭普遍执着的问题,大家一起看看,是否你曾经也因此执着过?1、为什么总有
2025-04-29 14:23:31
壁纸起个泡多个黑点,再好的装修也得减分。但总不能因为几个泡就撕了精心选好的壁纸重贴啊,那可是大工程!对于壁纸发黄、起泡、污染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编说只用一个对策估计又有很多人要开骂了,这个对策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哈哈!用下面这些方法自己动手让家里的壁纸重焕光彩吧~解决墙纸发黄餐桌挨着的那部分,有
2025-04-29 13:56:49
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辐射自然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核能核技术的过程中,给公众带来除天然辐射以外的附加照射。自然环境中就存在天然放射性,人们就生活在具有天然放射性的环境中!并且我们的很多活动都会接触放射性。例如:我们摄入空气、食物、水造成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
2025-04-29 13:46:56
玉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多肉植物,既好养又好看。它的叶片碧绿晶莹剔透,能够给人一种非常赏心悦目的感觉。只要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养护方法,玉树就会生长得生机勃勃,给家中增添一份生气。然而,如果一个花友发现自己养的玉树忽然间变得黄叶发软,甚至有的叶子都要掉光了,该怎么办呢?玉树叶片发黄发软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2025-04-29 12:55:06
氟利昂制冷与氨制冷的比较 氨制冷系统: 所谓氨制冷系统(氦冷库)是指制冷剂使用的是氨液。氨液的价格低,是氟制冷剂价格的四分之一;单位体积内制冷能力是氟制冷的2倍。氨制冷冷库投资比氟制冷冷库小,制冷剂日常维护费用小。因此国内大型冷库一般采用的都是氨制冷系统。但氨制冷冷库的安全性目前一直是行业难
2025-04-29 12: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