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各部位(图解)
1 砚堂
又称墨堂、墨道、砚心,砚的中心研墨处。它是砚的核心部位,砚的好坏主要由它决定。以往中小学生习字用的长方型砚台,堂在下方,能占五分之四的位置。名砚砚堂的大小和部位则因材而异,不拘一格。有些名贵石品,如端砚的鱼脑冻、蕉叶白,歙砚的对眉子或刷丝纹等,都精心设计、保留在砚堂的部位。
2 砚池
别称砚海、砚泓、砚沼,或墨池、墨海等。指砚的低洼处,用来存清水或墨汁。它可大可小,因材而异。有些圆型砚的池设计在砚的边缘,还有的砚干脆不设砚池。不过用名贵石料制作的上品砚台,一般都会挖出很小的一处作为砚池的,因为砚池毕竟是砚的重要特征。
3 砚额
也叫额头,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的地方。砚的主要工艺雕刻、纹饰一般都安排在这里,以提高砚的观赏价值。
4 砚岗
指砚堂中间稍高的地方。从这里往四周渐渐变低,可使研墨时的墨汁随时向四周低洼处流淌而保存起来。
5 砚边
也叫砚缘,指砚堂四周略高的边缘带。它形成砚的轮廓,好像是砚的堤坝,起到蓄水或墨汁的作用。很多名品砚台往往不设砚边,这是名砚更注重其观赏和收藏价值而忽略其实用价值。现在有些名砚甚至只磨制一块砚板,不少人还喜欢收藏这种砚板,置之案头作为赏玩之物。
6 底边
砚下部的边。
7 砚壁
砚堂和砚池边的壁。
8 砚角
相邻两边或两壁相交处,直角相角称倾角,圆弧过渡称圆角。
9 砚唇
边与壁或砚侧相交部分。
10 砚面
砚的表面、上面或正面。
11 砚底
也叫砚背、砚后、砚下,与砚面相反的那一部分。
12 砚侧
也叫砚旁,的周围侧面。
13 覆手
砚底中央凹陷部分。
14 砚墙
砚底挖空成弧面斜探至前端,两侧称为墙,既可以减轻份量,又便于用手抄取砚台。
砚台的正确用法:
1、平时储水: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
2、使用时须换清水:用小壶滴清水在砚台表面,再用墨碇研磨。注意热水伤润损墨。
3、用后刷洗: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乾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洗的时侯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的砚面。如果须要带出场的话,最好阴乾,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4、新墨轻磨: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
5、将墨取出: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
若不小心黏住,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
玉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多肉植物,既好养又好看。它的叶片碧绿晶莹剔透,能够给人一种非常赏心悦目的感觉。只要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养护方法,玉树就会生长得生机勃勃,给家中增添一份生气。然而,如果一个花友发现自己养的玉树忽然间变得黄叶发软,甚至有的叶子都要掉光了,该怎么办呢?玉树叶片发黄发软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2025-04-29 12:55:06
氟利昂制冷与氨制冷的比较 氨制冷系统: 所谓氨制冷系统(氦冷库)是指制冷剂使用的是氨液。氨液的价格低,是氟制冷剂价格的四分之一;单位体积内制冷能力是氟制冷的2倍。氨制冷冷库投资比氟制冷冷库小,制冷剂日常维护费用小。因此国内大型冷库一般采用的都是氨制冷系统。但氨制冷冷库的安全性目前一直是行业难
2025-04-29 12:30:22
目前大部分装修在电路的设计都是采用隐蔽工程,电线虽小责任却重大,电线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关系着家装的电路安全。铜线和铝线的对比1、铜线的电阻小,铜线电缆的电阻率比铝线电缆比约低1.68倍,所以铜线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都比铝线好,电损耗比较低。2、相同截面积的铜线和铝线两种电线,铜线的负载功率要大于铝线。举
2025-04-29 11:16:10
家里装修以后,基本上去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餐具,包含锅碗瓢盆碟子碗等。而其中的锅,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因为我们以后炒菜做饭,都离不开锅。目前市场上的锅按照材质来划分的话,主要还是三种:分别是铁锅,铝锅和不锈钢锅。铝锅,应该价格是比较便宜的。也正基于此,很多朋友购买了铝锅。那么铝锅到底能不能用呢?虽
2025-04-29 10:30:00
众所周知,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儿的有毒有害气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为一类致癌物。由于其挥发期长达3—15年,并且无法根治,一度让我们“谈醛色变”,为了除甲醛我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为了更好地治理甲醛,德国精工·诺森柏格实验室通过对50
2025-04-29 10:27:32
二段力阻尼铰链是一种具有阻尼功能的五金铰链,它打开和关闭过程中提供阻尼力帮助,使柜门或盖子在开启和关闭时具有缓冲效果。关于二段力阻尼铰链容易坏的问题,欧力顿小编帮您总结有以下的原因。使用不当二段力阻尼铰链受到不正确的使用或过度施加外力,例如强行开启或关闭门或盖子,可能会导致其受损或破坏。正确的使用方
2025-04-29 0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