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狼叔有料
编辑 | 狼叔有料
现在的人似乎不怎么喜欢集体娱乐,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大都喜爱翻看手机。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之前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也在这变化之中一步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些正在消失的10项民间娱乐方式,有多少会是大家所熟悉的呢?
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连环画在我国古代兴起,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艺术。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渐渐走向繁荣。
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把连环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来为人们普及各种知识。
并且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背景之下,人们的娱乐方式本身就很匮乏,于是连环画也就成为了很多成年人的娱乐方式。并且后来这种简便易携的小书还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外语的出现。
这种娱乐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这期间也涌现出了不少画刊,专门出版小人书。
《铁道游击队》这部作品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前后再版了20次,总共印了有3652万册。
之后人们对于连环画内容的创作题材很是广泛,包括各种古典小说,以及历史、传统故事等。
小人书不仅是成年人爱看,就是在青少年、学生之间也很受欢迎,每每到了课余时间这些兴致勃勃的青少年就会拿起一本小人书认真翻看。
如果谁的手中能有一册最新发行的连环画,那此人必定也会成为整个集体最受欢迎的人。
但是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小人书也随着历史的浪潮而逐渐淹没,我们现在看到的小人书大多是在一些展览上或者在一些古旧书店中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阅读形式曾经也是一种潮流,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
利用光的投影照射,艺人们在一片白色的幕布后面操纵一些戏曲人物,并且还会用当地的方言讲一些奇闻怪事,有的是用一些流行曲调唱戏。
皮影戏在我国也有很久的历史了,根据资料显示,皮影戏在中国至少存在了2000年。
传说还是因为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病故,汉武帝日日寡欢,一位大臣为了讨得龙颜展悦,便想方设法将李夫人的画像简单制成皮影,并且涂抹上色彩,手脚处加装木条。
夜晚的时候在烛光的映射下在汉武帝面前展示,动作栩栩如生,宛如李夫人还在世。
汉武帝因此而龙颜大悦,至此皮影戏在我国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逐渐发展兴盛。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的皮影戏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兴盛,尤其是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农村地区大受欢迎。
通过这个方式人们去听一些自己喜闻乐见的内容,每每听说艺人将要表演一堂皮影戏,人们就会搬着小板凳整齐地坐在白色幕布前,静静等候眼前的灯光亮起。
皮影小人配合着话语展示滑稽有趣的动作,往往逗得人们大笑不止。
皮影戏的制作也很繁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选皮、植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最后缀结完成,这其中的每道工序都必不可少。
但现在的皮影戏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观看皮影戏的人少了,学习继承皮影戏的人也少了。
一张脸转瞬之间就可以变化出多种多样的神情色彩,并且让底下的观众猜不到下一张脸是什么样子,往往给人一种神秘感,这就是川剧变脸的奇特之处。
变脸这项独特技艺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最开始的变脸只用于描绘传说之中的奇异神兽角色,后来逐渐演变为戏曲之中的表演特技。
变脸这种戏曲手法不光只是川剧之中有,其他的一些地方剧种也有,只不过川剧变脸更为出名。
作为一种传统的特技,川剧变脸,每一张脸都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大受人们的追捧与喜爱,不少人都被这一变幻莫测的面容深深地吸引。
作为中华独门秘笈,川剧变脸可是引起了不少日本人的兴趣,他们曾想研究出王道正变脸速度这么快的秘密。
川剧演员王道正仅在一秒之间就能变出下张脸,但这项中华绝活又怎能让外人得知,面对日本媒体的追问,王道正仅用一句“不知道!”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结合剧情的发展,将每张脸演绎得惟妙惟肖,表达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是每位“变脸人”都要掌握的本领。
变脸这项艺术在面对时代变迁的时候,也同样不可避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但好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这一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在努力地培养新人。
正如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大型晚会上也会有变脸艺人的精彩表现,但无论如何这一技艺的传承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民间刺绣也叫做针绣,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工艺,刺绣俗称绣花。
说起绣花首先映入眼帘的画面就是古代的女子,用纤细的手指拿起针线,细细勾勒属于自己的情思。
古代因为刺绣多是女子所做,所以被称为“女红”,作为古代女子必须要学会的本领,往往哪位女子绣的作品最好就越会被大家长所喜爱。
刺绣主要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这四种民间刺绣,刺绣所创作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民间传说故事,各种造型设计的都非常精美。
以前的人们闲时就会拿起针线穿针引线绣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常常在一些人的家中可以看到,大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有说有笑的绣花。
年长的老人还会为新出生的幼儿做出一对虎头鞋。
鞋上所绣的老虎就是为了给小孩子壮胆和辟邪,用这传统的针线活来寄托对这个孩子的喜爱。
之前的人对这些技艺都还很擅长,但近代人们的衣服鞋饰主要通过机器编织,所以这些传统绣法真正掌握的人也是慢慢减少了。
很早之前的中国,逛戏园子也是人们的娱乐方式之一。
戏园的出现发生在清末民初,当初可以边喝茶边听戏的茶园已经不再适应戏曲演出的需要。并且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新的商业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所以随着戏曲舞台环境的变化,戏园应时而生。
在中国的古代戏曲的发展是跟皇帝的喜好有关,若是哪个戏班子能够得到皇室的认可,那么这个戏班子也会随之声名远播。
之前的人们逛戏园子是一种享受,可以卸下一天的疲惫,来到热闹的戏园里面听上两句就会让人感到放松。
戏园里面常常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戏园里的每场演出都会有很多人来看,毕竟人们的娱乐方式有限,来到戏园听戏是他们重要的享乐方式。
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凡,戏园旁边有不少摊贩在此地叫卖,各种吆喝声络绎不绝。
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去戏园听戏的人也渐渐变少了,后来也就是戏园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到了现在很少会再听哪个人说,“走,我们去逛戏园子去”。
逛戏园的人一少也说明了一个现象,爱听戏的人变少了。
几十年以前,人们要是听说哪里搭起了一个戏台子要唱大戏,不管有多远,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大人小孩都会赶着去听戏。
这也是之前人们的一种特殊又比较不容易得到的娱乐方式之一。
到了现在,哪个地方要是搭起了一个戏台,台下的人大多是一些老人。老一辈的人对戏有种特殊的情感,听戏是在他们那个年代最多的排遣娱乐方式。
毕竟戏曲爱好者有限,所以戏园子是否存在,舞台是否搭建,也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戏曲更好地传承下去。
泥咕咕也就是泥塑,是河南浚县的传统美术。
泥咕咕之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是因为它是用黄胶泥捏成的,并且用嘴巴吹的时候会发出“咕咕”的声响。
它发源于远古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结合形式,往往造型各异。
这种色彩丰富的小物件经常出现在庙会上。
以前的人逛庙会的时候,小孩看见这些既新奇造型又独特的小玩意就往往走不动道,央求身边的大人给自己买一个,把玩泥咕咕也算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
2006年5月20日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文化,泥咕咕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但现在随着一些老艺人的退却,新的传承人又很少,所以这些泥塑作品正在逐渐从人们的视线里淡化消失,对其保护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踩高跷是汉族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高跷在我国古代也由来已久,表演者踩在两条长木上不仅要会跳跃,还要用很多难度大的动作吸引观众。就比如,“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危险系数极高。
之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场全民欢乐的活动。尤其是到了节日欢庆的时候,表演者身穿戏服,脸上涂抹夸张的颜料,幽默喜人。
一般到了冬季农闲的时候,一些农村尚存的组织就会进行排练。
他们有的是踩着高跷扭秧歌,有的是几人一组讲述某一故事,受到不少人的喜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
但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还能经常在民间看到人们表演,后来文革之后,这一传统民俗活动也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之内。
现在偶尔能够看到有人踩着高跷游行表演,也大多是在一些景区,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特定的活动,而踩高跷也很少是人们节日欢庆的重头戏之一了。
木偶戏也称傀儡戏,也是汉族的传统艺术之一。
木偶戏对于木偶表演者的操作要求很高,毕竟是提线木偶,线条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三十多条,即便是在最少的情况之下,也需要十多条。
所以一个成熟的表演者在上场之前,往往需要把这些细节操作得很熟练。
木偶戏除了需要表演者的精彩操作,同样需要的是木偶精美的造型。
无论是木偶的表情、服装发饰,还是木偶的肢体动作都需要一点点的调配才能为观众带来最完美的观感。
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在舞台上呈现,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并且有些地区的木偶戏还将之与宗教信仰结合起来,这更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带着小板凳去看木偶戏也是之前备受人们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
但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很多地区的木偶戏的发展都很受挫,老一辈的艺人很多都年岁已高,而新的传人又没有立马接上,所以就面临着这一传承窘境。
虽然木偶戏也被列为了国家非遗,但如何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剪窗花也是之前的人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方式。
过去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只要到了要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剪窗花,将窗花贴在玻璃上。
经过人们亲手剪出的各式各样的窗花,被赋予了最美好的寓意。
窗花也是一项历史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历经千年时光依旧保持最初的美好愿景。
人们凭借着自己的想象与构思剪出的窗花独一无二。
各式题材无比丰富,无论是天上跑的亦或是地上飞的,水里游的,只要经过剪窗花尤为擅长者之手,就能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就比如在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位95岁的老奶奶妙手一挥,很快就剪出了大家都很喜爱的两个冬奥会吉祥物的造型,“冰墩墩”和“雪容融”。
人们在赞叹老人高超的本领之余,是否也曾想过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是否有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呢?
现在的经济如此发达,人们在重大节日时所用到的窗花大多都是在网上购买,而这些窗花往往都是机器压印,似乎缺乏了那一手工制作的别具用心与对美好生活的虔诚祝愿。
但只要人们真的还愿意拿起一把小剪刀,去感受这剪窗花的乐趣,去探索中华文化的精深,就一切都还来得及。
因为先人已经为我们立下了很好的典范,如果现代人真的用心去传承这一门艺术,无论年龄的大小,终究都是可以的!
吹糖人在之前的人们生活中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娱乐方式。
在旧时北京,吹糖人是一个大众都很熟悉的行业,也是中国的民间手工艺之一。
之前的小贩会沿着街道叫卖,他们身上挑着担子,挑子的两头就是他们的所有的家当。
一般都是一些小孩子喜欢这些糖人,因为这些糖人不仅造型独特,有小鹿、大公鸡、小金鱼,还有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的孙悟空。
光是这些吸引人的造型就能让小朋友们止步不前了。
关键是这些糖人还能自己把它的身体吹得饱饱的,既能吃也能玩,很难不令人喜爱。
在之前这些以卖糖人为生的手艺人,他们的糖人最受欢迎的时间也就是赶庙会的时候,所以几十年前的中国的大小庙会上不乏这些小贩的身影。
很多人围在一起吹饱糖人也成为了人来人往的庙会上的一种独特存在。
但现在人们的生活与之前相比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吹糖人也不再是一种流行娱乐了。
关于吹糖人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时间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一些传统文化的去留问题,但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加以创新,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等之后回过头来也不会为这些,之前人们非常熟知的文化的遗失而痛心。
欢迎大家一起补充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艺术还有哪些?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旅游城市 。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
2024-11-01 08:05:32
如何转换pdf格式的操作步骤: 1.下载安装转易侠PDF转换器,接着运行工具,开始进行pdf格式转换word格式。 2.进入界面中,选择“PDF转word”功能,将需要转换成word的PDF文件添加到工具中。 3.稍等一会儿,状态变成“打开文件”就表示转换成功了。可以打开文件或文件夹查
2024-10-31 10:35:00
在遥远的祖国西部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国境线绵延380多公里。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据了它96.4%的总面积,它就是阿克陶。在这里,人们一天之内可以从烈日炎炎的夏季走到冰雪皑皑的冬季,炽热和严寒,四季更迭。阿克陶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
2024-10-31 10:20:01
施工放样简单来说,就是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也称施工放线)。施工放样要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施工放样主要包括平面位
2024-10-31 10:05:39
摩羯座(Capricorn):12月22日-1月19日 土象星座摩羯座摩羯座是十二星座中最有耐心,最有毅力、做事最小心、也是最善良的星座。他们做事脚踏实地,同时也比较固执,不达目的是不会放手的。他们的忍耐力也是出奇的强大,也非常的勤奋。他们心中总是背负着很多的责任感,往往又很没有安全感,不会完全地相
2024-10-31 09:50:35
争吵是情侣之间难免会遇到的问题,但如何有效处理与女朋友的争吵,化解矛盾却是每个男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1. 倾听对方的观点在争吵中,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要化解矛盾,首先要做到倾听对方的观点。当女朋友表达她的不满或意见时,我们应该耐
2024-10-31 09: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