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的谁(这位明代科学家被刷上热搜 他的故事看哭很多人)

26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8 12:50:06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上官云)今年大年初一,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尚书》与伏生的故事,曾看哭无数观众。

最近,新一期《典籍里的中国》播出,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宋应星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也被刷上热搜。

节目中提到的《天工开物》,是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则拥有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跨越时空的握手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图片来源:《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此语出自《天工开物》正文首卷《乃粒》,大意说,人类自身并不能长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为人能依靠五谷养活自己;可是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长,而需要靠人类去种植。

《典籍里的中国》将时光的指针回拨,在明朝万历年间,年轻的宋应星一头扎进稻田忙碌着,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他立志要写成《天工开物》,总结实用之学,使之流传后世。

在屡次科考不中的逆境里,宋应星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记载下来,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晚年,他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福泽百姓。

在《典籍里的中国》里,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院士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故事临近结尾,年逾古稀的宋应星看到了袁隆平研究出来的高产杂交水稻,激动不已;而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观众潸然泪下。

热爱科学的少年

节目播出后,许多人重新认识了宋应星这位科学家。他天性豁达,但人生特别跌宕起伏。

因为聪明,他很小就与哥哥在家塾中就读,后来拜在一位举人门下做学生,颇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年纪稍大一些,顺利考入县学,熟读经史典籍,尤其推崇张载的“关学”。

图片来源:《典籍里的中国》视频截图

从阅读内容来看,宋应星真正做到了“杂学旁收”,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甚至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科学类的书籍也很感兴趣。

虽然很喜欢安静地读书,但他在生活中基本能做到诗与远方兼顾,喜欢音乐、写文章,空闲之余会与好友出游,饱览风景名胜,一边赋诗留念,一边纵论天下事。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应星的少年时代,那大概是“顺风顺水”。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跟随兄长,来到省城南昌参加当年的乡试。

这次考试,有考生一万多。他的考试成绩也不错:全省第三名。其兄名列第六。

但这之后,他参加了6次科考,均以失败而告终。大概是心太累了,宋应星不再惦记着参加科举考试,选择成为彼时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

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典籍

算起来,宋应星这次的任教时间不过短短三四年,但却是他重要的人生阶段,他的很多重要作品都发表于此期间。

闲暇之余,他决定写本书,捡起当年的梦想。

宋应星整理昔日科考路上的见闻,又查阅本县所有的文献记载,还去外地考察各行业的技术。除了整理收集资料以外,他还画出了很多设备的操作图。

花了数年时间,这部书才完成,取名《天工开物》。该书最终在宋应星好友涂绍煃的支持下,得以出版。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兵器、火药、纺织、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宋应星对上述技术经验进行梳理和概括,令它们成系统、有条理,更易于流传。

比如,书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亦有“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难能可贵的是,他坚决驳斥鬼怪迷信之说,主张对事物的考察要用“试见”和“试验”的科学方法。对未经亲自检验的事物和现象,也不会随便下断言,十分严谨客观。

这种对待学术的严格态度,一直持续到《天工开物》正式刊行。据说,初稿中,原本有“观象”和“乐律”二卷,但他后来认为这两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图片来源:《典籍里的中国》视频截图

“它是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典籍”,对这个评价,《天工开物》当之无愧。

科学精神,传承不息

《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还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经历科考落榜的失意,宋应星没有消沉,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从这个角度说,正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所言:“每一次都落第而返,但对宋应星而言又是满载而归”。

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节目中的一个细节: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心心念念的“乃粒”,宋应星既惊讶又欣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天工,人其代之”,三百多年后的我们,仍然在读《天工开物》,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依然传承不息。(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为什么叫三相电(什么是三相?带你更深一层了解三相电系统)

三相供电系统,就是用三相电源来送电的一种电力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电源是由三台交流发电机提供的,每台发电机之间的相位差是 120 度,这样就弄出了一个相间电压为 360 度的交流电源系统。三相供电系统常常采用三线制,也就是三根电线分别去连接三个电源,这样能很好地降低电源电压的波动,还能减少谐波干扰,

2025-04-02 16:28:17

孔雀鱼为什么产卵了(孔雀鱼繁殖之卵胎生奥秘)

孔雀鱼繁殖方式独特,引发诸多好奇。它并非传统意义产鱼,而是卵胎生。其繁殖过程究竟怎样?让我们深入探究孔雀鱼的繁衍机制,揭开其中奥秘。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这意味着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产鱼,不过其繁殖表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在孔雀鱼的繁殖进程中,雌鱼体内会产生卵子。雄鱼则会将精子注入雌鱼体内,从而达成

2025-04-02 16:00:42

机械手表为什么消磁(机械表受磁怎么办?受磁如何解决?)

1]手表受磁怎么回事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器,或电器运转时都会产生磁场,柏高手表与电器触碰自然也会受磁。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哪里都有磁场,所以佩戴的手表也会无意间进入到这些磁场中。所以说,手表受磁是个很普遍的损坏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手表受磁程度,因为保证手表百分百不受磁是无法做到的。2]手表受磁

2025-04-02 15:55:21

烟灰缸为什么不要放水(为何烟灰缸不能倒水?这些原因你知道吗?)

烟灰缸不能倒入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城市管理以及个人习惯等多个层面。环境保护层面: 污染控制:烟灰缸中的烟蒂和灰烬往往含有尼古丁、焦油以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如果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随着水流扩散到河流、湖泊乃至海洋,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毒害作用。例如,尼古丁

2025-04-02 15:24:31

实木地板为什么要龙骨(实木地板打龙骨该用哪种材质?)

看到这个标题你是否会感到一丝疑惑呢?实木地板直接铺就好了为什么要铺龙骨呢?其实直接铺是不对的,实木地板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材料,打龙骨可以有效防止实木地板出现酸,碱,易燃,受潮变形等问题。由于实木地板是天然木种直接加工而成,所以在制备加工后容易出现变形弯曲。使用木龙骨呈井字形铺设,可以有效的防止实

2025-04-02 15:22:32

水仙花有毒为什么还养(整株都含毒,却被当宝养了1000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质量,很多人都会在家养花种草,花草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到了年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购买年宵花养在家里,有一种神奇的花,虽然全株都含毒,却被很多人当宝养,而且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年宵花,就连网友都说:比名花还美!其实这种神奇的花,就是

2025-04-02 14: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