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抗日剧作,对大佐这个称呼很熟悉,网络上也流传有大佐级别的热梗,那么大佐这个军衔到底是怎么来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相当于我军的什么军衔呢?在许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都会出现日本军官,例如《亮剑》中的有山本一木、黑岛森田大佐,我们经常会看到大佐这个称呼,而且剧中几人耀武扬威,看起来在军中的地位是很高的,那么大佐这个军衔到底有多大呢?
日本的“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魏晋隋唐时期。早在曹魏时期,日本就和中国有了官方往来,比如著名的日本女王卑弥呼向曹巍称臣得汉倭奴国王印。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国力强盛,万国来朝,日本就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并且将习得成果带回日本,令百官庶民习授,不但带回了中国的儒学、农学、天文、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最重要的还带回了唐朝先进的典章制度。日本孝德天皇学习唐朝颁布《改新之诏》进行改革,按大唐典制分封文武百官,其中就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官“佐”。官如其名,和我国古代一样,主要是对副官或参谋官的称呼,辅助辅佐主臣进行政务管理,或者出谋划策,而这项官职也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当佩里扣关后,日本走上明治维新道路,为了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化进程,日本开始向周边地区蚕食侵略,为了更好的进行殖民扩张,日本进行了军事编制的改革,其中为了更好的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但同时又保留下自身的大和传统。明治维新三杰中的大久保利通参照军法编制,按照将、校、尉、士官四级的军衔制度,参照传统的“佐官”制度,将校级军衔改为佐,删去原来的士官一级军衔,形成了将——佐——尉三级制度。如果再加上准士和下士,就是五级。这就是日军中的佐级军官由来。而美籍军衔内部又划分大、中、少三等,所以就有了我们常在抗日剧中听到的大佐,中佐,少佐这些军衔了。显然大佐就是佐级军官中最高的一级了。
那么在抗战时期,一名大佐级别的日军军官权力有多大呢?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下佐在给大佐汇报工作的时候,如果大佐心情不好或者出了差错,马上一个大嘴巴子就抽上去了,还八嘎八嘎的骂手下,而下面的人只能是立正挨骂。从侧面就可以看出,大佐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因为大佐是仅次于将官级别的军衔,而且在双方交火作战时,大佐级别的军官通常是不需要上战场的,他们往往只需要在后方指挥就可以了,大致类似于我军的参谋长,但是职位还要略高一些,所以影视剧中那些拿刺刀“雅集给给”喊冲刺的一定不是大佐,一般是少佐或尉级军官以下的了。在部队中,大佐一般担任联队长,首先这个联队和一般编制的队不一样。日本军队编制大致分为,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六级。以日本常备的甲级师团为例,它的构成以四四制为基础,即一个师团下属两个旅团,一个旅团再下属两个步兵联队。师团长、旅团长一般由少将担任,而日本的集团军和师团这类的人数概念普遍比我国得多,联队兵员数一般为3800-6000人,相当于当时的国军的团级或旅级的作战单位。虽然名义上日军联队相当于我国团级作战单位,但是实际上我国当时团级作战单位大多仅有1000人,还根本不能和日本一个联队相提并论。在这么多人的步兵连队中,拥有的兵种也是各种各样,如步兵,通信兵,炮兵等等。此外,日军对大佐军事指挥才能的要求是很高的。
受军国主义的影响,日本军队中的请托和裙带风气是较轻的,只有经过种种磨练的优秀士兵才能升到大佐职位,所以能够升任大佐的人物通常都不一般。再加上抗战时期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都在中国军队之上,包括士兵的作战经验、战术水平等等,往往都超过中国军队的平均水平。再加上大佐本身军队军事指挥实力不凡,所以说日本联队的战斗力要超过中国军队的团旅师级。一个日军联队敢于进攻中国军队军级作战单位,这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那么大佐可以担当哪些职务呢?除了联队长外,大佐还可以担任旅团参谋长和师团参谋长,具体的权力和地位会根据所在职位的不同而变化。比如担当师团参谋长时要比担当旅团长的少将的权利还要大,他们甚至可以直接调动同是大佐率领的联队,所以一些职权高过普通大佐的其实已经可以对应大校或者是准将。
别看大佐只是中层将领,但是他们却都是实实在在地手握兵权的将领,而将这一等级有时候只是象征着一种荣誉,所以有些少将降了大佐也得客客气气。比如《雪豹》中就有这么一幕,佐藤研究员作为一名少将,对周卫国假扮的大佐点头哈腰毕恭毕敬,这主要是因为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在日本人看来,科研人员与武士有着天然的阶级差,即使研究员已经是少将军衔,但是在大左眼里,他们依然是不够格。有意思是,日本其实也有元帅的军衔的,但是他们的元帅只做表彰之用,只有荣誉,没有实际的权力,比如被美军击毙的山本五十六和古贺峰一,就是死后才被追封为元帅。所以相较一些有名无实的军职,崇尚武士精神的日本人更愿意相信在大佐中的官衔上耗费精力。不过荣誉这种东西人人都爱,要说没有想升少将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从大左升为少将的路子太难走了。在抗战中,第一位击毙日军高级将领就是大佐级别的军官,他的本名叫做林大巴。当时的日军全面侵华行动还未展开,却已经开始在中国内进行一些局部的小动作。
1932年日本为了让国民政府屈服,于1月28日晚发动了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史称上海一二八事变。1931年林大八晋升为日军大佐,这是仅次于日本将级的军官中的最高等级。而就在一年后,任金泽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连队大佐联队长林大巴竟然在上海一二八士兵中被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击毙。这件事令中日两国的军队都感到惊讶,而林大巴大佐死后就被追赠为日军少将,成为了中国方面首位击毙的日本高级将领。不仅在军队中大佐地位突出,由于日本在侵略战争中为了更好地统治,在敌占区进行军事统治,地方上就有许多负责军事统治的大佐,这让他们在非军事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梁鸿志因为贪污军饷,为了寻求日本人庇佑将自己的亲女儿嫁给了一个日本大佐,后来还通过日本人的庇护,成为了北平政府的委员并且和日本人签订卖国协议,出卖铁路、矿产等国土资源,成为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当然,这个人在抗战之后被以叛国罪处死了,那么在作战之中,大佐这个特殊军衔有没有什么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都知道,取得作战胜利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就包括了军事编制本身大佐由于军衔的特殊性,地位大致位于大校之上,将官之下,有时候可以越级指挥师级单位,并且担任标准的严苛性,能够在战争中一定程度上发挥出制度优势。
除了战前日本军队中有大佐、中佐、少佐军衔的存在,日本二战后解散军队重新组建的自卫队中同样也有佐这个军衔位列其中。随着战后“真天皇”麦克阿瑟进驻日本,日本接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非军事化改造,欧美式的现代化内容几乎全部代替儒家文化,但是还是没有完全剔除中国的影响力,佐官仍然保留了下来。但与其他国家设立的军衔不同,日本的佐官是日本绝无仅有的。主观,放在现代世界各国军衔的体制中来看,相当于是校官的军衔。这也可以看出来,日军中的大佐军衔的排名并不低,权力同样也不少。许多的日本军人也许当了一辈子兵都得不到下士军衔,日本军人想要成为大佐,除了基本的素质合格之外,还需要有聪明的头脑。当然了,正是因为其特殊性,在现代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大佐这个称呼。也可以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也见到类似的大佐形式的网络热梗,比如经常有人拿学日语的同学开玩笑说其一开口就是大佐级别的。但是无论影视作品也好,玩笑戏弄也好,我们都要记住,这是曾经敌人的称谓!
春天最嫩的蔬菜千万不要错过,豌豆苗的6种做法,鲜嫩爽口很下饭!豌豆苗就是指我们常说的豌豆的嫩茎叶与嫩梢部位的一种绿叶蔬菜,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吃起来嫩滑爽口,独具风味。主要是简单为大家说一下教你超美味的豌豆苗,鲜嫩爽口很下饭,上桌秒吃光,家里人都喜欢。(1)生煸豌豆苗所需食材:豌豆苗、酱油、白砂糖
2025-02-07 07:49:21
4步在家做猪肉炖粉条,筋道弹爽,肉嫩鲜香,荤素搭配的东北名菜很多人聊及猪肉炖粉条,第一印象肯定知道它是一款非常出名的东北名菜,但熟知历史的朋友应该了解,其实猪肉炖粉条源于四川。据传唐朝名将薛仁贵被人使诈,发配到了东北,因为它非常爱吃四川菜,手下体恤将军,遂找来几个四川大厨为薛仁贵做了几个拿手小菜,后
2025-02-07 07:23:52
用料 水蜜桃1kg蛋挞皮9个鸡蛋1个黑芝麻少许制作步骤1.取出冷冻的蛋挞皮,放置室内回软2.把做好的蜜桃酱用勺子盛入蛋挞中,放五分满就可以,最好只放桃粒,酱汁容易溢出。(颜色鲜艳的蜜桃酱做法请看我的其它菜谱)3.烤箱先200度预热5分钟。把蛋挞皮对折,边角处捏紧不就缝隙。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200度
2025-02-07 06:25:52
在所有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当中,最具决定性的差异为:酿造红葡萄酒时,需要连带果皮、种子、果肉、果梗(茎)进行发酵,所以酿酒师们会苦心钻研萃取精华的方法,在此介绍几种常见的萃取方法。浸泡法将葡萄的果皮、果肉及种子浸泡之后,从里头萃取出来的色、香、味成份,即为葡萄酒酒体的来源。在葡萄酒发酵结束
2025-02-07 03:40:29
夏天你问我最喜欢吃什么,那肯定是串串啦。在四川地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天气越炎热人们却越爱吃火锅、串串,北方的朋友听了一定会吓一跳,这么炎热的天气还吃火锅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但确实是真实的现象。这可能和我们的气候有关。俗话说“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四川的下雨像过冬”,在四川我们总是会感到从身体
2025-02-07 01:17:34
鱼头是老百姓最喜欢吃的,尤其是胖头鱼的鱼头最好吃,味道鲜美,多吃鱼头增强记忆力,鱼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又健康。今天阿伟和大家分享一道湖北名菜,鱼头泡饭,下面看看做法吧!主料:胖鱼头,最好是四斤左右的,这样的鱼头最好吃。调料:小红辣椒30克,小青辣椒30克,仔姜20克,蒜米20克,精盐16克,胡椒
2025-02-06 06: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