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中阮是什么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中阮

34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3 18:00:38    


中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是古琵琶的一种,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阮由汉代琵琶衍变而来,其历史悠久,音响富于特色。


阮咸起源于秦汉,鼎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


秦朝时,几十万人修长城,交谈不能用喊,后来就做了个鼓,一摇就知道该吃饭了。大家都住在一起,要娱乐,所以就在鼓上面安了个弦。从这个乐器繁衍出两个乐器,一个是三弦,一个是后来人做成木头的秦琵琶。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在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乐器师制作出一件能在马背上弹、便于携带的乐器,以解乌孙公主遥途的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古代称之为“秦琵琶”。


相传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以擅长弹奏琵琶著名,他完成了改革,因此后人称之为“阮咸“或”阮咸琵琶”。


王昭君出塞时所弹的琵琶实际上就是今所说的阮,而并非是琵琶。


到唐宋时,阮已经非常普及了,贵族家庭都有一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写到:“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可见阮在唐代的影响。

而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会弹阮,不仅如此,还作曲、做乐器,给大臣来弹。

至宋代阮咸简称为阮,此名称沿袭。但阮在明朝逐渐消失,清朝已找不到这样的乐器,彻底失传。


阮是琴筝的共体,它能弹出古筝的味道,又有古琴的手法。


近代,当时国内的民族乐团已有“阮”这种乐器,但并非“起源于秦汉,鼎盛于唐宋,没落与明清”的真正的阮咸。阮的制作方法此前已失传近百年。

1952年,中央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成立,乐队找到了在日本正仓院收藏的阮的照片,并按图索骥。照片上的阮,琴体上印有黑色花纹,在当时被误解为镂空。因此,建国后制作的阮都有一个镂空。

相关文章

有机胶水为什么有害(有机胶水、无机胶水傻傻分不清?)

使用乒乓球胶水都傻傻分不清吗?事实上,在乒乓球器材的世界里,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胶水适用于不同的海绵类型和个人需求。有机胶水的特性是对物体表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先在木头底板上涂上一层有机胶水,然后 再在其上涂一层专用的粘合剂,通常建议使用涂刷或者刮压的方式,其灌胶效果最佳。无机

2025-04-21 17:59:52

财神为什么不能朝西(财神爷摆放位置?)

在民间,拜财神爷是祈愿财运亨通、富足安康的传统习俗。要想让这一仪式发挥最大效力,诸多细节不容忽视。一、拜财神精准择时,顺应吉运拜财神爷,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农历正月初五,作为迎接财神的大日子,人们深信财神会在这天巡视人间,为虔诚者赐福。农历三月十五,财神赵公明诞辰,以及七月十五中元节,也都是拜财神的

2025-04-21 17:18:24

上坟为什么烧火纸(清明节上坟为何要焚烧纸钱?)

传统习俗,如同钢刀,经过岁月的磨砺,虽会腐蚀老化,但也坚韧而难以改变。它不断地形塑着一个民族的性格、行为方式和文化特色。中国人的生死观讲究轮回循环,视死如生。因而,在人去世后,会设置灵堂,灵堂内放置用纸做成的当时世上流行的物件;在墓室内,也会陪葬一些世人使用的物品,期望在阴间用得上;在上坟或祭奠时,

2025-04-21 17:13:57

榕树为什么会长虫(榕树上常见3大蛾类及防治!)

榕树为我国南方常见的热带树种,根系庞大,且耐热、耐湿、易移植、寿命长,常见的如小叶榕、高山榕、黄金榕等,榕树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虫害侵袭,其中最常见的蛾类危害有以下3种!【1】朱红毛斑蛾:主要以幼虫食叶为害,大发生时,可把树木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景观价值,一般6月份多为老熟幼虫,成虫于

2025-04-21 16:29:18

为什么惠普打印机没反应(惠普打印机无法打印的全方位排查)

在日常办公和生活中,惠普打印机作为高效、可靠的打印设备,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遇到打印机无法打印的问题时,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扰。不过,别担心,通过以下一系列逻辑清晰、步骤明确的排查与解决方案,您大多能自主解决这些问题,让打印工作重新步入正轨。1. 基础连接检查:确保通讯畅通无阻首先,从最基本的连

2025-04-21 16:17:14

绣球为什么发黄了(绣球叶子发黄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以满足其养分需求。若栽种土壤呈碱性或长期浇碱、中性水,会导致土壤缺铁,叶色会逐渐变黄。10~20天浇一次硫酸亚铁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液,保证土壤呈酸性。或者直接浇150~250倍的食用米醋稀释液,3~4次就能见效。(此三种溶液最好轮流使用效果更佳)喜欢半

2025-04-21 1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