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意思就是相互勾结,联手干坏事,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即便没有真正见过,但也有所耳闻,狼可以说是自然界进化最完美的肉食性生物。
狼起源500万年前,自从恐龙灭绝之后,这些小型的食肉动物开始登上舞台,狼跟剑齿虎、泰坦鸟属于同时期物种,但它们没有幸存下来,只有狼度过了漫长的进化史,因为它们属于团队合作的动物。
狼团队作战,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下,狼群从猎食者当中脱颖而出,在古代,狼的形象很许多。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传说远古高幸帝时,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除此之外,还有天狗七星,狗,星名,所属鬼宿,天狗七星,在外厨南,天社北。在国外同样也有不少关于狼的神话传说。
狼每个人都知道,那么狈呢?狈是中国传说当中的一种动物,犬属,是狼的近亲,狈从出生开始,前腿就特别短,无法自己走路,所以要趴在狼的身上,充当狼群的军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记载:狈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后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
在《康熙字典》中将“狈”解释为:狈,兽名,狼属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离则颠。这解释比较合理,“狈”可能不是传说当中的兽,而是狼生下的畸形后代,由于前腿发育不健全,需要趴在狼的身上。
而狼是群体动物,它们不会抛弃狼群的成员,若是狼群当中有狼崽受伤,它们会为它捕猎,甚至还会将食物喂给它,直到它恢复为止,而狈一生都无法站立,所以狼群会一直照顾它。
关于狈这种生物,在长白山一带,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老太太智杀狼狈》,还有不少目击狈的事件,据说几个地质勘探队员在长白山就见到了一只狈,这只狈很大,需要两只狼抬着走,而它似乎还会发号施令。
1956年,在山西同样也有人见过一只狈,据说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个运货的卡车在距离村庄2公里的地方因为故障抛锚了,车上留了一个人留守,其余人的步行去村庄求救。
这停下的卡车很快就被狼群发现了,留守的人先是开灯,又鸣喇叭吓走了一群狼,但这群狼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猎物,又聚集了起来,它们还驮着一只像狼一样的东西,它似乎也在发号施令。
狼群都听着它的嘶吼声行动,不断的撞着驾驶室的门,这可把留守的人吓了一个半死,好在救助的车辆及时赶到,狼群四散而逃,那只狈被留了下来,由于它前腿较短,逃不走,就给当场打死了。
关于狈的传说很多,但是见过狈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这些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很难辨别真假了。
在使用LED手电筒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手电筒不亮的情况,这可能是手电筒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操作方面的问题,初次接触LED手电筒的朋友,当LED手电筒出现不亮的情况时,请不要慌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排查:我们可以先检查一下LED手电筒的电池。很多时候可能是电池过放电导致没有电了,这个时候充电也无法解决
2025-02-08 01:12:39
面包是深受大部分人喜欢的一种食物,很多小伙伴也热衷于在家里自己做面包,但是发酵往往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之前介绍过冷藏发酵法,冷藏发酵对于烘焙新手来说是特别友好的一种发酵方式,堪称面包界的时间管理大法,冷藏发酵虽然简单,但是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今天就来讲讲需要注意的点,以避免小伙伴们踩坑,喜欢的话
2025-02-08 00:48:30
为什么把梁山好汉定为108将?现有三种原因,都值得深思相信大家对《水浒传》并不陌生,虽然现在很少有年轻人看完全集,但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大家还是有一定了解。都知道,这本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为了成功起义,宋江带着其他兄弟一起上梁山,最后组成了108将。后人看这本书时,总是敬佩108将的忠肝义
2025-02-08 00:38:16
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随着电脑使用时间的增长,很多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电脑开机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让人在等待中感到焦躁。其实,通过简单的设置调整,就能显著提升电脑的开机速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通过三个设置,让电脑开机
2025-02-08 00:03:42
臭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气体,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鱼腥臭味而得名。在自然环境中,空气中的氧气吸收到一定能量,例如放电、受热、在紫外线照射等情况会转化为臭氧,还有些有机物在氧化时也会将氧气转变为臭氧,比如雷雨天气中闪电会产生大量臭氧,还有沙滩上的海草腐烂氧化、森林里的树脂氧化,都可能让人闻到这种带有腥味的气
2025-02-08 00:01:52
春天最嫩的蔬菜千万不要错过,豌豆苗的6种做法,鲜嫩爽口很下饭!豌豆苗就是指我们常说的豌豆的嫩茎叶与嫩梢部位的一种绿叶蔬菜,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吃起来嫩滑爽口,独具风味。主要是简单为大家说一下教你超美味的豌豆苗,鲜嫩爽口很下饭,上桌秒吃光,家里人都喜欢。(1)生煸豌豆苗所需食材:豌豆苗、酱油、白砂糖
2025-02-07 07: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