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牵涉到古今字义的变化,以及诗词固定意象的形成和使用。
在古时候,“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树”的意思,是个名词。这一点我们看小篆的字形就知道,“木”字其实就是一棵树的形状。那么“树”又是什么意思呢?“树”是人手拿着一棵树在栽种的样子,所以,“树”是动词,有“十年树木”,“树立威信”之类的讲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古诗中很少看到“树叶”,却有“木叶”的词语。因为“木”原本就是树,今天说“树叶”,古时就是“木叶”。如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丕的“草木摇落露为霜”。直到汉唐时节,树、木才开始混用,如唐朝马戴的《楚江怀古·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那什么时候用“树”,什么时候用“木”呢?这其中是有微妙的不同的,我们不妨看两首诗感觉一下。南北朝时期吴均的《答柳恽》: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再看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从这两首诗的不同情境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木”本身带有了冷落、枯萎的味道,适合表现寒冷萧瑟的意味;而“树”则更多地表现了枝叶茂盛的大树状态。“木”不但带了树干枯黄的颜色暗示,同时给我们以粗糙、龟裂等树干才有的触感,让人自然形成衰败、萧条的意象认识。
也就是说“木”有了固定的意象。古诗中使用“木叶”的场合和“落叶”也不一样。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明显是写秋天的落叶萧瑟下坠,而曹植的《美女篇》中,“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则可以看出使用“落叶”的情况是更轻柔,更飘逸的叶落状态。
经过这些意象的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树叶”、“落叶”更适合形容春夏之时,在微风抚慰下飘飘洒洒,一落三荡的唯美绿叶飘飞状态。而“木叶”、“落木”则适合在秋冬之时,寒风凛冽摧残得枯枝上的败叶飒飒下坠的景象,意象联想自然就和离人、游子、清秋、悲伤这些感受结合起来。
因为“木”即树,本身就包括了树干和树叶,所以“落木”一词在当时是就是指“落叶”,只不过利用了“木”这种本身附带的诗词意象,为整首诗沉雄、悲凉的基调描写添砖加瓦。
至于有些朋友说“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指在江边看到放木排或者送木头去下游的景色,思路开阔是好的,但是于整体的意境并不符合。
在使用LED手电筒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手电筒不亮的情况,这可能是手电筒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操作方面的问题,初次接触LED手电筒的朋友,当LED手电筒出现不亮的情况时,请不要慌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排查:我们可以先检查一下LED手电筒的电池。很多时候可能是电池过放电导致没有电了,这个时候充电也无法解决
2025-02-08 01:12:39
面包是深受大部分人喜欢的一种食物,很多小伙伴也热衷于在家里自己做面包,但是发酵往往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之前介绍过冷藏发酵法,冷藏发酵对于烘焙新手来说是特别友好的一种发酵方式,堪称面包界的时间管理大法,冷藏发酵虽然简单,但是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今天就来讲讲需要注意的点,以避免小伙伴们踩坑,喜欢的话
2025-02-08 00:48:30
为什么把梁山好汉定为108将?现有三种原因,都值得深思相信大家对《水浒传》并不陌生,虽然现在很少有年轻人看完全集,但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大家还是有一定了解。都知道,这本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为了成功起义,宋江带着其他兄弟一起上梁山,最后组成了108将。后人看这本书时,总是敬佩108将的忠肝义
2025-02-08 00:38:16
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随着电脑使用时间的增长,很多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电脑开机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让人在等待中感到焦躁。其实,通过简单的设置调整,就能显著提升电脑的开机速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通过三个设置,让电脑开机
2025-02-08 00:03:42
臭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气体,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鱼腥臭味而得名。在自然环境中,空气中的氧气吸收到一定能量,例如放电、受热、在紫外线照射等情况会转化为臭氧,还有些有机物在氧化时也会将氧气转变为臭氧,比如雷雨天气中闪电会产生大量臭氧,还有沙滩上的海草腐烂氧化、森林里的树脂氧化,都可能让人闻到这种带有腥味的气
2025-02-08 00:01:52
春天最嫩的蔬菜千万不要错过,豌豆苗的6种做法,鲜嫩爽口很下饭!豌豆苗就是指我们常说的豌豆的嫩茎叶与嫩梢部位的一种绿叶蔬菜,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吃起来嫩滑爽口,独具风味。主要是简单为大家说一下教你超美味的豌豆苗,鲜嫩爽口很下饭,上桌秒吃光,家里人都喜欢。(1)生煸豌豆苗所需食材:豌豆苗、酱油、白砂糖
2025-02-07 07: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