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宝宝吐奶是怎么回事 ?爸妈学会这些方法,宝宝吃奶香

18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0 21:50:27    


吃奶的婴儿往往会有吐奶的现象,这是因为婴儿的胃呈水平 位,胃的容量小,贲门(紧接食管处)较宽,关闭作用差,幽宝门(紧接小肠处)较紧,而婴儿吃奶时又容易吸入空气,所以 宝宝后奶汁容易从胃的贲门倒流人口腔,造成吐奶。应怎样防止宝宝吐奶呢?

1、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通常,乳汁在婴儿胃内排空时间约为2~3小时,因此每隔3小时左右喂奶1次较合理,若婴儿吃奶过于频繁,上一 餐吃进的乳汁尚有部分存留在胃内,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饱胀,以致吐奶。

2、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势。有的妈妈喜欢躺着喂奶,即母婴双方面对面侧卧哺乳,采用这种姿势喂奶,婴儿吐奶的可能性较大。若妈妈抱起婴儿喂奶,婴儿吐奶的机会就会减少。怀抱的婴儿身体倾鈄,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定的倾斜度,吸人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人小肠,使胃部分腾空。婴儿在进食等量乳汁的情况下,抱起喂奶比躺着喂奶发生吐奶的机会要少。

3、喂奶后不要急于立即放下婴儿。婴儿吃完奶后,不应立即把他放回到小床上,而应竖直抱起,让婴儿趴在妈妈肩头,妈妈用手轻拍婴儿背部,让那些随吸奶而吞入的空气排出,即让婴儿打嗝儿。气体在胃中停留,占据一定的空间, 是引起婴儿吐奶的重要因素。婴儿打完嗝儿,胃中气体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4.吃奶后不宜取仰卧位。通常,婴儿多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为防止吐奶,应该避免马上把宝宝置于仰卧位,应先右侧卧一段时间,经观察无吐奶现象后再让宝宝仰卧。

宝宝吐出来的奶呈豆腐渣状,这是奶和胃酸作用的结果。宝宝吐奶前没有痛苦的表情,吐奶后也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大便正常,精神很好,也不发烧。这是一种习惯性吐奶, 不必管它,逐渐就会好转。对吐奶的宝宝做不到定时吃奶,宝宝吐奶后很快又会饥饿。对这样的宝宝,次喂奶量要少些, 喂奶后可多抱一会儿使其上半身立著,直到打嗝将胃内空气排出。 然后放到床上.枕上较头,右侧卧20分钟,这样有助于减少吐奶次数。

提示:若婴儿呕吐频繁,吐出物除奶外还有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或伴有腹泻、发烧等症状,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相关文章

顶层为什么装露台(顶层带露台的房子好不好?)

买房是人生中的大事,而选择房子时,大家都会面临许多抉择,其中“顶层带露台”的房子常常引起不少人的关注。露台空间大、视野开阔,似乎是一个理想的生活选择,但你真的了解这种房型的利弊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顶层带露台的房子到底好不好,帮助大家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一、什么是顶层带露台的房子?简单来说,

2025-04-22 22:15:11

为什么不用地暖用暖气片(更多的人开始装暖气片?)

迭代产品是否比前代产品更好呢?从大多数的情况来看,或许的确是这样,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情况,也有少部分产品,直至今日也在不断地发光发热。而迭代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功能性方面的失却,而是在于市场为了迎合人群的针对性做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不少的原有设施都在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受到改变。而暖气片改为地暖

2025-04-22 21:46:14

冰箱为什么会一直结冰呢(冰箱里总是结厚厚的冰?)

冰箱是我们家庭生活中也很重要的电器了,但往往生活中冰箱也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例如结冰便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许多人可能会问,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事实上,我们的冰箱里有满满的冰存在,并不是一件好事。冰箱里的冰不仅非常不容易清理,而且也无形中也有着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些

2025-04-22 21:31:28

为什么要加垫层的原因(基础下面一定要做垫层吗?)

那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垫层施工。让大家明白垫层是什么?垫层到底怎么做?垫层非做不可吗?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垫层,混凝土垫层是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主要由C15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厚度不小于7公分,一般垫层是无需加钢筋的。需要注意的是厚度不小于7公分,一般来说农村施工垫层的厚度在10~15公分左

2025-04-22 20:57:40

洗手盆为什么会变黄(家里洗手台发霉、泛黄怎么办?)

卫生间的洗手台用不了几天就会出现发霉、泛黄的现象,看着就觉的心里特别不舒服,隔不几天就要清洗一遍,而且越洗越黄,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轻轻滴上几滴生活常用的洗发水就可以了,解决你的困扰! 1、洗手台霉变、泛黄就是因为长年累月的污渍堆积导致的,如果想让它瞬间明亮干净,这些诀窍是必

2025-04-22 20:50:17

文竹为什么不长了(文竹不长新芽?)

文竹不长新芽?学会“3个小窍门”,快速“出笋”,很快长爆盆!图片来源于网络你是否也曾被家中那盆沉默的文竹困扰?明明悉心照料,却不见新芽萌发,原本翠绿的枝叶也逐渐失去生机,仿佛陷入了沉睡,别担心,这篇文章将为你揭开文竹“生长停滞”的秘密,并分享三个简单易行的小窍门,助你唤醒文竹的活力,让它快速“出笋”

2025-04-22 2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