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一个温情又残酷的关于人性的救赎的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阿米尔童年和家里奴仆的儿子哈桑之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
小说对人性中的忠诚与宽恕,怯弱与忏悔,做了很细致的刻画,它告诉我们,我们人性也许并不完美,但良知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改过自新。
小说一问世便一鸣惊人。它的出现让西方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开始关注、正视阿富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开始关心这里极端的贫穷和人道主义灾难。它用深情而平实的文字书写了阿富汗当代的一部史诗。
书摘:
1、为你,千千万万遍。
2、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3、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
《解忧杂货店》
作者:东野圭吾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奇妙的事情随即不断发生。这是一篇披着推理小说外衣,讲述人与人之间羁绊的温情故事。
书摘:
1、浪矢爷爷:“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人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
2、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写这些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和普通的咨询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洞里流失。
3、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4、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中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地图是一张白纸,这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
《岛上书店》
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
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命运从未眷顾过他,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
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J.,成为了连接他和妻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之间的纽带,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
书摘:
1、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2、没有人会漫无目的地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
3、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4、独自生活的难处,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样的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不,独自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没人在乎你是否心烦意乱。
《活着》
作者:余华
作者用一本书的厚度,描写了一个人的一生。书中描写了在时代的更迭之下,人生的愁苦,生命的无常。
《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
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书摘:
1、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2、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3、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4、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看见》
作者:柴静
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
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书摘
1、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2、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3、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4、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是被称为“心灵历史开创者”当年明月的一部纯粹草根的历史作品。全书以正史史料《明史》为基础,用现代的方式讲述了明朝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的历史故事。
作者用诙谐的笔调,融入小说的笔法,为我们解读那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别样的明朝历史。比读历史书有趣多了。
书摘
1、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2、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3、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
4、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权力在给人尊严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自私。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
从风沙缭绕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带着一个个读者,去感受那华夏5000年历史的兴衰与悲凉。他的语言就如他所说的莫高窟的壁画般细腻,美丽而又带着忧伤。
书摘:
1、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2、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3、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初春,我和老公最爱做的事就是挖荠菜了,会开车到农村地头或者小树林,吹着春风,挖着荠菜,回来再用荠菜做几道美食,多提多幸福了。 有时候没空去挖荠菜,我们也会经常去集市上逛逛,每次遇到这菜都不会错过,再贵都要买一些,因为它鲜嫩美味比韭菜还要香,是我们一家都爱吃的。 荠菜虽然是野菜,它却是春天特有的美味,
2025-02-03 05:35:08
用的三黄鸡,如果没有的话买小公鸡,不要买老母鸡哦,老母鸡更适合用来炖汤。用料三黄鸡 1只葱结 几根生姜 2片蘸料 葱 几根姜 3片油 适量生抽 2勺盐 适量做法步骤1、鸡清理干净,对半切开比较容易熟。鸡比较小的话,也可以不切。提前准备一盆水放入冰箱中冷藏,或者用冰格冻一些冰块备用。2、用深一点的锅,
2025-02-03 03:52:30
现在的肥猪肉已经贵成我们吃不起的样子啦!最便宜的五花肉都已经三十多一斤了。猪肉之所以贵得如此离谱,记说不仅仅是猪肉供需关系紧张的缘故,而是有比炒房客更让人恶心的幕后黑手在推波助澜,姑且称这些把猪肉价格推向一波又一波高峰值的”带头打给“称之为“猪头”吧。试想,不吃猪肉会死吗?不会呀!所以,任“猪头”们
2025-02-03 02:56:29
清炒茼蒿是茼蒿最简单的吃法,一份清炒茼蒿在饭店要18一份,为啥饭店的清炒茼蒿那么好吃呢,今天我把详细做法找到了,分享给大家,现在正是吃茼蒿的季节,清炒茼蒿,颜色翠绿,蒜香浓郁,脆嫩爽口,开胃又下饭。这道清炒茼蒿做法简单,步骤详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制作步骤吧。【清炒茼蒿】材料:茼蒿辅料: 大蒜调
2025-02-03 01:45:07
麻辣冷吃牛肉做法主料:牛腱子肉或牛里脊肉1000克。卤料:八角5克、香砂5克、小茴香5克、桂皮3克、山奈3克、白蔻3克、香叶1克、草果一个。配料:菜籽油300克、干辣椒100克、葱段30克、姜片30克、圆葱条30克、小葱30克、香菜(带根)30克、白芝麻20克、干青花椒20克、红花椒10克、桂皮5克
2025-02-03 00:48:35
酱炒鸡蛋,懒人必备的家常菜,香嫩美味,是绝佳的下饭菜!转眼间到了4月,马上就是清明了。打开手机满屏都是青团,貌似清明离不了青团。我只记得清明的时候,老妈就给煮一锅鸡蛋吃吃。条件不好的时候一人一个煮鸡蛋,条件好点的时候就是一锅茶叶蛋。老妈说:吃了清明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长病。老妈年年这样说,但是
2025-02-02 0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