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指南针的发明来历:由战国“司南”演变而成,专家提供3种说法

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9 09:07:09    

1、按磁针偏向记载:指南针最早记载于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王振铎教授认为,指南针真正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宋代,“自周末至李唐,古人所称述之‘司南’或称‘指南’为一种辨别方向之仪器,其物便于携带及测验,宛如指南针之用矣。”

大意是从周代末到李唐王朝,无论是司南还是便携的指南器,都真能称之为指南针的过渡阶段,因为这一千多年尚未有关于磁偏角的记载。直到《梦溪笔谈》出现“微偏东”类似的文字注释。

2、按司南的历史演变记载:指南针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北宋得以发扬光大。

西晋的太子太傅丞崔豹曾著《古今注》,其中提到“蝌蚪,虾蟆,(青蛙)子也,一名悬针,一名玄鱼。”古代学者考据这是司南“从勺到针”的过渡样式,在南北朝时期确实出现过悬针与方向盘搭配使用的记录。

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潘吉星,在王振铎教授和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的观点基础上,推断出指南针源于唐代。凭借唐代堪舆中出现的水罗盘证据,重新梳理了指南针的发展脉络和发明时间,“晋南北朝开始对司南作技术改进,而在唐代后期完成从司南向罗盘的转变,北宋人享受这些技术成果并使之发扬。”

3、在三星堆玉器上出现指南针,将中国指南针发现史追溯到伏羲时代。

上古文献中曾提及,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但未有实物为证。直到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以来,考古学者在出土的玉石器里发现了指南针的原型,只不过是玉石雕琢,无法转动,有可能是祭祀崇拜活动中的象征。

凭此暂且不能断定指南针在上古时代出现过。

三星堆玉石司南

时至今日,户外旅行、徒步、登山等野外活动盛行,指南针广泛普及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指引方向,毕竟在偏远地区万能的导航也可能起不了作用,地图和指南针很关键。

相关文章

洗衣机电机为什么会坏得快(洗衣机的两种电机)

现在洗衣机争论比较大的就是BLDC与DD直驱到底哪一个更好呢,BLDC与DD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皮带连接,因此他们的优缺点基本上也体现在这里。DD直驱电机运行时电机和内筒的转比是1:1,也就是内筒转一圈,电机也转一圈,没有皮带传动带来的能源浪费,控制更为精准,能耗损失更小,噪音也更小。多用于旗舰机

2025-04-20 07:37:22

新空调为什么不凉快呢(汽车空调不凉快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

汽车空调不凉快,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知道的一定是高手。今天天气比较闷热,有下雨的感觉。开车太热,打开自己的空调,发现不太凉快,感觉一点作用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呀?可能很多司机都会遇到这样得情况吧。一百多年前,汽车便来到这个世界。为了人们的出行方便,这就是是汽车诞生的目的。那时候的汽车,哪还有什么空调呀

2025-04-20 07:33:42

菲律宾为什么那么贫穷(菲律宾为何发展不如韩国?)

上世纪90年代,当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跻身进发达国家行列时,与它境遇相似的菲律宾,却仍然挣扎在贫穷线上。时至今日,大家提起菲律宾,第一时间想起的,恐怕都是“菲佣”这个词,如果本国能提供足够的劳动机会,让菲律宾人民在自己国内就能丰衣足食,谁会漂洋过海来到他国,去当连基本人权都得不到保障

2025-04-20 06:38:19

中国为什么要有高楼(中国为何独爱超高建筑!)

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但不仅中国建筑往高处发展,几十年来,东南亚已经成为一个高密度(high-density)都市化的充满活力的实验场。在一些地方:新加坡、曼谷和香港,让更多的人住进了小块土地上的高层建筑。一个名叫“可渗透格子框架城”(Permeable Lattic

2025-04-20 06:14:25

眼皮为什么一直跳动(眼皮一直跳是怎么回事?)

问:眼皮总是跳该怎么办?答:眼皮跳在医学上叫“眼睑震颤”,主要是因为构成眼睑的2种肌肉同时兴奋,出现反复收缩甚至痉挛或颤动导致的。眼皮跳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眼皮跳:一般比较轻微,如果是由劳累过度导致的,休息后就会恢复。病理性眼皮跳:是由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眼内异物或倒睫、结

2025-04-20 06:02:25

水管堵头为什么容易漏(管塞堵头的用途与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管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输工具,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老化、磨损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对管道进行维修和保护。本文将详细介绍管塞堵头的用途与作用!  一、管塞堵头的用途  管塞堵头是一种用于封闭管道口的装置,主要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在家庭中,我们

2025-04-20 0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