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南京旅游路线( 国庆七天乐,南京城墙这几条精品旅游线路你必须知道)

24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2 13:21:04    

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寓教于游活动中感悟时代进步和历史变迁,从革命精神中凝聚前行力量、汲取奋进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近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见证时代进步”主题,精心遴选南京市多处红色印迹、美丽乡村、文博场馆、文旅融合新业态、网红打卡点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出“喜迎二十大 见证新南京”南京文旅二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南京城墙的许多景点就包含其中

城墙君向你隆重介绍一下

这几条精品特色的南京城墙专属旅游线路

↓ ↓ ↓

路线1

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国防园→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鬼脸照镜)→水木秦淮艺术街区(夜景)

渡江战役纪念馆

第一站:渡江胜利纪念馆

渡江胜利纪念馆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党性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8年被评为南京市“十大红色文化地标”。展览包含“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翔实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南京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的伟大历程。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渡江路1号

南京国防园

南京国防园

第二站:南京国防园

南京国防园位于鼓楼区清凉山西侧,是昔日的军事重地,如今已成为南京市著名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总占地300亩。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西侧

南京国防园还组织了多场精彩活动

参观军史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逛国防主题市集

…………

这个国庆让我们“和祖国一起腾飞!”

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第三站: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石头城位于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虎踞路87号(主入口)

国庆期间更是有精彩展览——

“新时代颂”2022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

南京农民画作品主题展

聚焦群众、百姓、农⺠

以可见可感的艺术方式

将一幅幅动容的瞬间定格

展现南京农民的智慧和美德

展览地点:南京市清凉山公园李剑晨艺术馆二楼展厅

水木秦淮艺术街区

第四站:水木秦淮艺术街区(夜景)

水木秦淮街区位于鼓楼区草场门桥头、秦淮河畔,毗邻南京艺术学院、依偎在电视塔下,如今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路99号

路线2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城墙(台城)→玄武湖→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第一站: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纪念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于1946年5月—1947年3月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国共和平谈判的革命历史性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馆藏文物、藏品及珍贵历史资料近万件,真实反映了中共代表团艰苦的谈判历程。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18-1号

南京城墙(台城)

第二站:南京城墙(台城)

台城位于玄武区北极阁北麓、玄武湖以南,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城墙,城墙以条石为墙基,墙基之上用明初烧制的城砖包砌。登上台城,可尽情欣赏南京山水城林之美。

门票:30元/人(不包含晚间开放)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解放门8号

解放门顶上的红旗已经迎风飘扬

在举国欢庆之际

登上解放门段城墙

放眼去望湖光城色

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与雄壮尽入眼底

玄武湖

第三站:玄武湖

玄武湖作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休闲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玄武湖占地5.13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为水面,湖中分布着各具特色的五块绿洲,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山水城林相融之美彰显。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巷1号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第四站: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以“城市新客厅、文化新地标”为功能定位,集成果展示、文化宣传、交流研究、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是展现南京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窗口,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22号

路线3

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城墙(中华门景区)→老门东→小西湖

雨花台烈士陵园

第一站: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此兴建烈士陵园。经过 70年的建设发展,陵园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馆内基本陈列为“信仰的力量”,展出恽代英、邓中夏等170位烈士的英勇斗争事迹。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西路215号

南京城墙博物馆

第二站:南京城墙博物馆

南京城墙博物馆,位于秦淮区边营1号,毗邻中华门瓮城,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方城墙专题类博物馆。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边营1号

在这个国庆假期

南京城墙博物馆还开展了各式社教活动

非遗体验、实景课程、亲子研学

…………

南京城墙(中华门景区)

第三站:南京城墙(中华门景区)

中华门坐北朝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门票:50/人(不包含晚间开放)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

夜色降临之时

中华门城墙上将展现出绚丽色彩

引入南京白局、戏剧等多种非遗或民族文化元素

将真人实景演绎、3D投影秀、光影互动相融合

老门东

第四站:老门东

老门东位于秦淮区,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剪子巷63-2号

小西湖

第五站:小西湖

小西湖位于秦淮区,南接马道街,北接小油坊巷。改造后的小西湖里有了很多特色店铺,逐渐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堆草巷附近(近老门东景区)

相关文章

荠菜炒鸡蛋做法(荠菜炒鸡蛋这样做好吃一百倍!)

初春,我和老公最爱做的事就是挖荠菜了,会开车到农村地头或者小树林,吹着春风,挖着荠菜,回来再用荠菜做几道美食,多提多幸福了。 有时候没空去挖荠菜,我们也会经常去集市上逛逛,每次遇到这菜都不会错过,再贵都要买一些,因为它鲜嫩美味比韭菜还要香,是我们一家都爱吃的。 荠菜虽然是野菜,它却是春天特有的美味,

2025-02-03 05:35:08

白斩鸡的做法和配料(学会这样做白斩鸡,秒变大厨)

用的三黄鸡,如果没有的话买小公鸡,不要买老母鸡哦,老母鸡更适合用来炖汤。用料三黄鸡 1只葱结 几根生姜 2片蘸料 葱 几根姜 3片油 适量生抽 2勺盐 适量做法步骤1、鸡清理干净,对半切开比较容易熟。鸡比较小的话,也可以不切。提前准备一盆水放入冰箱中冷藏,或者用冰格冻一些冰块备用。2、用深一点的锅,

2025-02-03 03:52:30

炖鳕鱼的家常做法教程(炖鳕鱼营养好吃又健康)

现在的肥猪肉已经贵成我们吃不起的样子啦!最便宜的五花肉都已经三十多一斤了。猪肉之所以贵得如此离谱,记说不仅仅是猪肉供需关系紧张的缘故,而是有比炒房客更让人恶心的幕后黑手在推波助澜,姑且称这些把猪肉价格推向一波又一波高峰值的”带头打给“称之为“猪头”吧。试想,不吃猪肉会死吗?不会呀!所以,任“猪头”们

2025-02-03 02:56:29

茼蒿做法大全家常炒菜详细(爽口开胃不油腻,20秒出锅)

清炒茼蒿是茼蒿最简单的吃法,一份清炒茼蒿在饭店要18一份,为啥饭店的清炒茼蒿那么好吃呢,今天我把详细做法找到了,分享给大家,现在正是吃茼蒿的季节,清炒茼蒿,颜色翠绿,蒜香浓郁,脆嫩爽口,开胃又下饭。这道清炒茼蒿做法简单,步骤详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制作步骤吧。【清炒茼蒿】材料:茼蒿辅料: 大蒜调

2025-02-03 01:45:07

冷吃牛肉的做法用什么肉(麻辣冷吃牛肉做法)

麻辣冷吃牛肉做法主料:牛腱子肉或牛里脊肉1000克。卤料:八角5克、香砂5克、小茴香5克、桂皮3克、山奈3克、白蔻3克、香叶1克、草果一个。配料:菜籽油300克、干辣椒100克、葱段30克、姜片30克、圆葱条30克、小葱30克、香菜(带根)30克、白芝麻20克、干青花椒20克、红花椒10克、桂皮5克

2025-02-03 00:48:35

葱伴侣豆瓣酱炒鸡蛋(懒人必备的家常菜)

酱炒鸡蛋,懒人必备的家常菜,香嫩美味,是绝佳的下饭菜!转眼间到了4月,马上就是清明了。打开手机满屏都是青团,貌似清明离不了青团。我只记得清明的时候,老妈就给煮一锅鸡蛋吃吃。条件不好的时候一人一个煮鸡蛋,条件好点的时候就是一锅茶叶蛋。老妈说:吃了清明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长病。老妈年年这样说,但是

2025-02-02 0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