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之堂弟。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暴卒,又因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孝宗弘治皇帝皇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在位45年,其执政期间出现过如戚继光平倭寇、海瑞斗严嵩、庚戌之变等著名历史事件,其人历史评价也颇具争议,赞者谓之其开了嘉靖中兴之局面,为之后的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批评者则历数其迷信道教、任用奸佞、廷杖群臣、虐待宫女等罪过。是明朝历史上相当复杂的一位帝王。
与之前的皇帝不同,嘉靖帝并非出生于紫禁城,他是兴献王之子,其封地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明朝时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当时该地区道教氛围浓厚,对于年少的朱厚熜产生了根深蒂固之影响。武宗驾崩,以藩王身份入京的朱厚熜继承大位之初,他所居之处不在乾清宫,而在文华殿。因为正德九年(1514),乾清宫曾毁于大火,为此正德皇帝还下了罪己诏,后来聚集工匠重建,但进度缓慢,一直到朱厚熜即位时仍“役尚未竣”。即位伊始,暂居文华殿的嘉靖帝就督促工匠抓紧重修乾清宫,修建过程中应该还建了不少道教设施,为此杨廷和曾上书反对说“一应修斋设蘸为攘祷之事,须豫绝其端。不可轻信”,劝嘉靖帝不要迷信“修斋设蘸”。但嘉靖帝骨子里尊崇道教,杨廷和的反对自然无效。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月,乾清宫修缮竣工,嘉靖皇帝也是乾清宫重修后住进去的第一位皇帝。
嘉靖朝的后宫可谓多事之秋,皇后就换了三位。嘉靖帝对父母非常孝顺,到对于自己的皇后、妃嫔却寡情薄义,以至在后宫埋下无数幽怨。第一位皇后陈氏因被嘉靖帝怒斥受惊流产而早逝,第二位皇后张氏则卷入了嘉靖帝与张太后的斗争,最终成为牺牲品,被废后幽系别宫,于嘉靖十五年(1536)闰十二月初二悲惨死去。方氏是第三位皇后。方皇后原为江宁人,于嘉靖九年(1530)被选入宫。嘉靖十年(1531)三月,皇帝又册封新选秀女中的九人为九嫔,而方氏居于九人之首,封德嫔,不久后晋为德妃。嘉靖十三年(1534),朱厚熜以“乃多不顺不敬不逊”为由忽然废掉皇后张氏,深受皇帝信任的方氏被顺理成章地被册立为新皇后。
方氏能成为皇后,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后宫诸多复杂之事被她处理得井井有条,嘉靖帝对这位新皇后也相当放心信任。不过很快,嘉靖帝对皇后的热情便转移到别人身上了,这个女子便是端妃曹氏。曹端妃是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千金,性格温柔又美貌过人,嘉靖十五年(1536)八月,她为嘉靖帝生下皇长女常安公主,三年后又生一女宁安公主,很快便俘获了嘉靖皇帝的心。这一切方皇后心知肚明,对曹妃免不了嫉恨,但她又不敢急于动手,毕竟嘉靖是个喜怒无常,会忽然废后的皇帝,惨死在冷宫中的前皇后陈氏正是前车之鉴。
电脑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电脑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故障,比如蓝屏、黑屏、死机、加载程序缓慢、发出异响、发热发烫等等,这些故障有的是硬件问题引起,有的是软件问题引起,对于硬件问题我们直接采取措施就可以了,对于软件故障的话,我们充其量做个系统就可以了。最近很多朋友都咨询小编电脑发出异响的
2025-04-18 23:14:30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不让家里的下水道反味呢?我自己家常用的,是下面这三招。堵首先要把各个可能反味的口都堵住,不让味道反涌。最常见的口有三类:竖管(洗手台、水槽)、地漏和马桶。堵竖管,要注意两个地方。一个是排水软管和竖管之间的缝隙,在网上花三两块钱就能买到一个硅胶密封圈。不想花钱的话,也可以用塑料袋卷成团
2025-04-18 22:41:28
新生儿一般不需要使用枕头。但3个月开始,可以考虑使用枕头,以下是具体分析:新生儿颈椎与脊柱特点新生儿出生之后,其颈椎处于平直的状态,背部、颈部以及头部都处于同一直线上,颈背部肌肉也会自然松弛。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和几个月内,其颈椎和脊柱都尚未形成明显的生理弯曲,头部与背部几乎处于同一平面。过早使用
2025-04-18 22:13:04
在我们用电的过程中,电表接线发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电线发热,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就可能出现电线起火的情况。那么电表线发热该怎么办?第一种情况:电表线的进线发热怎么办?这段电线的来源是我们室外的供电总线。这根电线是由电力局进行布置的,所以我们业主自己一般很难解决。只能向电
2025-04-18 21:54:22
铺贴好的瓷砖出现开裂,一定是瓷砖的问题吗?一般铺好的瓷砖出现开裂,大家第一反应就觉得是瓷砖的质量问题。其实造成铺好的瓷砖出现开裂,有很多种原因。具体有以下10种原因。一:水泥标号过高。瓷砖铺贴一般用普通的425号硅酸水泥,水泥沙子混合比例为1:3,如果水泥标号过高,当水泥砂浆凝固时,水泥会大量吸水水
2025-04-18 21:22:44
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光伏发电不是个新鲜东西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
2025-04-18 2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