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百科 - 专业百科知识分享的网站 手机版
首页 > 生活 >

红酒瓶塞子怎么塞进去

563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8-01 12:55:18    

大家都知道,葡萄酒的木塞比酒瓶内径大的多,一般来说葡萄酒的瓶塞都很难开启,更何况将瓶塞塞进瓶口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开封后,徒手的情况下想要用瓶塞再进行封口,却发现只能塞回瓶里一小部分。那么瓶塞是怎么被全部塞进瓶口的呢?大规模生产的葡萄酒当然不可能是人工徒手塞,而是会采用机器,那么采用机器,真的会将比瓶口大那么的木塞全部塞进瓶里吗?

1.手动打塞器

手动打塞器是葡萄酒封装时比较原始的方法。现在一般采用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但是原理基本差不多。打塞器一般分为两部分,下面一个底座放瓶子,上面一个小的凹口放塞子,然后利用杠杆一拍瓶子抬起来塞子压下去,正好打入。原理是这样的:

下压手杆,木塞被推到V型口,受挤压变细然后手杆下方正对着木塞的铁棒把木塞轻松推入干涩的瓶口;然后再把一个圆的塑料纸或者铝纸套在已经打入酒塞的瓶口上,像这样(这是已经完成了的):

接着拿住瓶子底部将瓶口塞到一个预先加热过的铁圈底部压一下,大概3~5秒拿出来,就完成整个封瓶过程了。如果铁圈上面有一些凹凸的话,还能印出美丽的印花~

2、关于橡木塞比瓶口内径大很多的问题

在葡萄酒灌装生产的时候,瓶塞是干的,体积其实刚刚比瓶口大一点点,机器很容易加压就进去了。当瓶塞塞好后,由于瓶塞和瓶子内的葡萄酒接触,木塞开始膨胀,这样体积就大了,并且密封瓶口很难拔下来了。也正是这个原因,葡萄酒都不能长时间直立存放,因为长时间直立存放木塞如果变干裂如当初一样,那就很容易进去空气氧化葡萄酒。

3、开封后怎么将瓶塞塞回去

由于橡木塞比瓶口大的原因,开封后用人手是没办法塞进去的。一直以来都是用机器来把酒塞捅进去的,因为酒塞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可以稍微地压缩一下,然后把它捅进瓶颈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橡木做的酒塞,需要预先把酒塞进行浸泡(温水),以保证在操作的过程中酒塞不会被压坏。

相关文章

洗衣机电机为什么会坏得快(洗衣机的两种电机)

现在洗衣机争论比较大的就是BLDC与DD直驱到底哪一个更好呢,BLDC与DD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皮带连接,因此他们的优缺点基本上也体现在这里。DD直驱电机运行时电机和内筒的转比是1:1,也就是内筒转一圈,电机也转一圈,没有皮带传动带来的能源浪费,控制更为精准,能耗损失更小,噪音也更小。多用于旗舰机

2025-04-20 07:37:22

新空调为什么不凉快呢(汽车空调不凉快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

汽车空调不凉快,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知道的一定是高手。今天天气比较闷热,有下雨的感觉。开车太热,打开自己的空调,发现不太凉快,感觉一点作用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呀?可能很多司机都会遇到这样得情况吧。一百多年前,汽车便来到这个世界。为了人们的出行方便,这就是是汽车诞生的目的。那时候的汽车,哪还有什么空调呀

2025-04-20 07:33:42

菲律宾为什么那么贫穷(菲律宾为何发展不如韩国?)

上世纪90年代,当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跻身进发达国家行列时,与它境遇相似的菲律宾,却仍然挣扎在贫穷线上。时至今日,大家提起菲律宾,第一时间想起的,恐怕都是“菲佣”这个词,如果本国能提供足够的劳动机会,让菲律宾人民在自己国内就能丰衣足食,谁会漂洋过海来到他国,去当连基本人权都得不到保障

2025-04-20 06:38:19

中国为什么要有高楼(中国为何独爱超高建筑!)

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但不仅中国建筑往高处发展,几十年来,东南亚已经成为一个高密度(high-density)都市化的充满活力的实验场。在一些地方:新加坡、曼谷和香港,让更多的人住进了小块土地上的高层建筑。一个名叫“可渗透格子框架城”(Permeable Lattic

2025-04-20 06:14:25

眼皮为什么一直跳动(眼皮一直跳是怎么回事?)

问:眼皮总是跳该怎么办?答:眼皮跳在医学上叫“眼睑震颤”,主要是因为构成眼睑的2种肌肉同时兴奋,出现反复收缩甚至痉挛或颤动导致的。眼皮跳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眼皮跳:一般比较轻微,如果是由劳累过度导致的,休息后就会恢复。病理性眼皮跳:是由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眼内异物或倒睫、结

2025-04-20 06:02:25

水管堵头为什么容易漏(管塞堵头的用途与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管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输工具,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老化、磨损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对管道进行维修和保护。本文将详细介绍管塞堵头的用途与作用!  一、管塞堵头的用途  管塞堵头是一种用于封闭管道口的装置,主要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在家庭中,我们

2025-04-20 0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