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有,而且很可能不在少数。
因为《三国演义》的火爆,三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火的一个时期,也是因为这本小说,人们可以发现当时的一个人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都是单字名,跟今天双字名为多的情况不同。
《三国演义》虽是小说,却有其历史基础,书中背景和人物多取材于史籍,只有少数是虚构,书中的现象其实也反映了正史记载中的人名特点。
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最流行的是王莽下令禁止取双字名。
《汉书·王莽传上》载: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
《汉书·王莽传下》载:莽曰:“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根据《王莽传》的记载,在汉平帝继位后不久,再度掌权的王莽下令禁止双字名,一大批人因此改名,包括匈奴单于囊知牙斯和王莽长孙王会宗。后来王会宗有谋反企图,事发后自杀,王莽下令将其复名会宗,以示贬损。
王莽是个复古派儒生,他认为西汉末年的社会乱象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圣人礼治导致的,要想“重建”上古大同社会,必须进行改革,所以他掌权后对各项制度都进行了改革,即“王莽改制”。可惜越改越乱,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王莽自己也身死族灭。
王莽覆灭后,华夏大地陷入军阀割据的乱世之中,最终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重新统一。
王莽死后,他生前颁布的种种措施都被推翻,双名禁令理应一同被废,而且此令从颁布到废除不过二十余年,最多只有一代人,怎么能够影响东汉两百余年直到汉末三国时期呢?
而且王莽颁布禁令的理由就有问题,他收买匈奴单于上书提到改名原因是“闻中国讥二名”,这一说法出自《公羊传》。
《公羊传·定公六年》载: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由于孔子作的《春秋》非常简略,一字含褒贬,如果没有注解的话,后人非常难懂,于是就有了《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这“春秋三传”。
三传的作者再怎么能体会圣人之意,他们也并不是孔子,难免会有解释不出来的地方,《左传》还好,它其实算是《春秋》的扩充版,史料较为详尽,对《春秋》的解释尚属次要,而《公羊传》和《谷梁传》就有点“为解释而解释”的味道了,比如这处“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就难以服众。
《公羊传》认为“二名”就是双字名,于礼不合,所以孔子将“仲孙何忌”写作“仲孙忌”,但其实孔子从没有发表过双字名不符合礼的言论。他所推崇的上古贤君中,帝尧名放勋,帝舜名文命,都是双字名。
《礼记·曲礼》载:“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这是周礼避讳的准则,“嫌名”是指跟名同音的字,也就是说同音字不用避讳,双字名只要不一起用就不用避讳。可见在周礼里面,双字名是很普通的事物,避讳制度都特意作了规定,完全看不到非礼的影子。
不过这一说法在汉朝还是很有市场,原因很简单,建议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董仲舒,那就是学《公羊传》出身的啊,这一学派流行起来几乎是必然的事。随着儒家思想的流行,“二名非礼”逐渐成为上层公认的理论,直接影响了士族在取名上的倾向,王莽的禁令不过是这一意识的体现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上层逐渐走向全体单名化,基数更为庞大的下层民众取名又是如何?
很遗憾,在正史是基本找不到这个答案的,因为正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只记载对王朝兴衰起到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大多为上层,下层百姓的身影大多被淹没了。
翻看《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实上层出身也是有双字名的,比如大儒郑玄的孙子就叫郑小同,不过这类人很少,至于下层,我们只能从零星记载中窥伺一二。
《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英雄记曰:若故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等三人,与之定兄弟之誓,自号为伯,谓三人者为仲叔季,富皆巨亿,或取其女以配己子,常称古者曲周、灌婴之属以譬也。
算命师、小贩和商人无疑是当时社会的底层,而这三人均为双字名,大胆想象一下,在汉末三国时期,会不会是上层单字名为多,下层反而是双字名为多呢?
李讷、李敏。
相信大家都知道她俩是毛主席的女儿。我父亲最尊重毛主席,也最喜欢他老人家的诗词,当然也喜欢读跟毛主席有关的一切书籍,包括逸闻趣事。
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由于同学间的传话,跟同学闹了一点矛盾。父亲批评教育我的一句话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当时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懵懵懂懂的。
及至后来要出外读书,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在外好好学习,也要好好做人。末了又提到了这句话。我仍然不知其所以然,父亲说这是《论语》孔子说的,毛主席也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意思是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所以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给两个女儿起名叫李讷李敏,就是希望她们要做一个说话谨慎或者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自此才明白李讷李敏名字的深刻含义,她包涵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殷切期望,希望她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而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句话引申的含义就是告诫人们说话应该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更适用于互联网言论自由时代,说话要三思而后行,有理有据有节,不能信口开河,口无遮拦,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
谢邀请!
直接回答:
如何判断一个字的本意,首先得学会如何测字。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这么美好,富饶的精神食粮和知识的宝库。让我们真正了解每一字的含义,确实有一定困难的。
文字从繁体字简化现在使用的简笔字,测字的意义都会有不同之意的。
举一两个字来说吧!
最让人害怕的一个字:癌症的癌字,如果你不懂测字的知识,看上去就觉得此字笔划甚多,很不好写的。
略微学些测字学的,分析一下就明白此字的表意了。
癌字的外框是一个病撒旁,属于半包围的一个字的,里面的上部分是三个口字,下面是山字托底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得癌症病的人,是在经历很多伤口的创伤以后才得癌症的。病因堆积如山了,人们才知道去治疗。
例2:
得癌症晚期的,活着的人,机率是不大的,多数是死了的。咱们再说说这个死字吧!
死字,从外表看,它是个方体字,把它分解开来测字一下。
人人将来都得死,有老死的,病死的,受伤害致死的。那么咱就看看死字的结构,上部是一横一,不论人怎么死,最终都得躺下吧!字的左边是夕阳的夕字,夕阳之本意是老了,晚霞之意,也是晚暮终了之意,所以愚意就是老死之意,死字的右下边,是个匕首的匕字,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死在伤口,匕首之下呀!
这就是我个人对这两个有个别意义字的认识与理解。还有许许多多的生字都能代表出它的个性与含义的。
头条上有众多高人,善知识的都能回答完美此题的,我的回答如有不对之处,希望朋友给予指点迷津!
《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单个字,有没有两个字的人呢?简单来说,有,而且很可能不在少数。因为《三国演义》的火爆,三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火的一个时期,也是因为这本小说,人们可以发现当时的一...
2022-08-23 11:38:45
一、《红楼梦》中“阆苑仙葩”指谁,“美玉无瑕”指谁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因为葩是草的意思,而林黛玉下凡之前便是一株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宝玉诞生时所带之玉是女娲补天用剩的。二、红楼梦中,阆苑仙葩...
2022-08-17 13:40:23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题目意思是什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题目意思是听说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全诗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2022-08-16 15:14:20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lílíyuánshàngcǎo,yīsuìyīkūróng。]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yěhuǒshāobújìn,chūnfē...
2022-08-13 13:51:23
一、小学语文常用说明方法有哪些1、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3、下...
2022-08-12 15:13:29
一、形容有文化人的成语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出口成章、汗牛充栋、学贯中西、才华横溢二、有哪些成语是形容一个人文化很高的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2022-08-12 11: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