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有玉都之称的岫岩县,算是辽东半岛的一个几何中心。
这里东邻丹东,北接鞍山,西接营口的盖州,南邻大连的庄河,南来北往,四通八达,矿藏和物产又比较丰富,因此历史上也有不少闯关东的人选择在这落脚。
在《岫岩志略》中记载的清代名人当中,就有不少与闯关东有关。其中,有一位叫做谷继可的人物,尤为典型。
谷继可的特殊之处在于,很多闯关东的家族都是在经历了几代人的积淀之后才逐渐有名,而谷继可作为到关外的第一代人,就在岫岩历史上留下名声。他的事迹被收入《岫岩志略》的“懿行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相当于岫岩的道德模范。
初到关东,就有令名。谷继可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家族传统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配图均为威海姜南庄及谷姓宗祠周边场景)
《岫岩志略》载:“谷继可,号文明,祖籍山东文登县人,乾隆丁丑进士、贵州都匀协右营游击贤生之孙。”文中提到的乾隆丁丑进士、贵州都匀协右营游击,就是威海历史名人谷生琰。
谷生琰是威海姜南庄人,在清代中期,这里属文登县地界,因此《岫岩志略》称其为文登县人。谷生琰考中的是武进士,一开始在宫中当护卫,后来调到前线,因屡立战功,被赐予“巴图鲁”的荣誉称号。在征讨大小金川战役中,他沙场殉国,死后朝廷赐予规格较高的哀荣,故乡姜南庄也建起了一座大气的谷氏宗祠。因为区划变迁的缘故,如今提到这支谷姓人,一般称作威海谷氏。
按照《岫岩志略》的记载,谷继可是谷生琰的孙子。谷生琰虽然曾在朝为官,但到了谷继可这一辈,似乎已是普通平民。他闯关东的原因是:“值岁祲,迁居于邑之仙人嘴。”也就是说,谷继可是在遇到荒年的情况下,为了生计,才从文登迁到岫岩的。
谷生琰忠勇可嘉,他的后人也秉持了厚道家风。谷继可落户在岫岩县的仙人嘴(现在一般写作仙人咀,在岫岩的西南方向),以务农为业,“家不甚丰”。但在家境不算富裕的情况下,谷继可乐于助人,平时节衣缩食,省出来的费用,每年制作数十件棉衣,在遇到老弱之人,就慷慨相赠。
在他居住地的附近,还有一座“琶古岭”(不知道是现在哪座山),山大沟深,行人往来不便,谷继可就“凿石为桥”,还数十年如一日对桥保持修缮,为大家提供了方便。
不仅如此,谷继可在自己做善事的同时,还将善行的理念编成顺口溜,以此传唱乡里,号召大家一起行善,史称“凡诸善行,皆编为俚歌以劝人,不欲独为君子也。”
正所谓“好人有好报”,谷继可后来活到了八十多岁,在当时算是很长寿了。
前几年,威海谷氏曾重修谱书,可惜尚未得阅,不知岫岩仙人咀现在是否还有这支谷姓后人分布。
用的三黄鸡,如果没有的话买小公鸡,不要买老母鸡哦,老母鸡更适合用来炖汤。用料三黄鸡 1只葱结 几根生姜 2片蘸料 葱 几根姜 3片油 适量生抽 2勺盐 适量做法步骤1、鸡清理干净,对半切开比较容易熟。鸡比较小的话,也可以不切。提前准备一盆水放入冰箱中冷藏,或者用冰格冻一些冰块备用。2、用深一点的锅,
2025-02-03 03:52:30
现在的肥猪肉已经贵成我们吃不起的样子啦!最便宜的五花肉都已经三十多一斤了。猪肉之所以贵得如此离谱,记说不仅仅是猪肉供需关系紧张的缘故,而是有比炒房客更让人恶心的幕后黑手在推波助澜,姑且称这些把猪肉价格推向一波又一波高峰值的”带头打给“称之为“猪头”吧。试想,不吃猪肉会死吗?不会呀!所以,任“猪头”们
2025-02-03 02:56:29
清炒茼蒿是茼蒿最简单的吃法,一份清炒茼蒿在饭店要18一份,为啥饭店的清炒茼蒿那么好吃呢,今天我把详细做法找到了,分享给大家,现在正是吃茼蒿的季节,清炒茼蒿,颜色翠绿,蒜香浓郁,脆嫩爽口,开胃又下饭。这道清炒茼蒿做法简单,步骤详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制作步骤吧。【清炒茼蒿】材料:茼蒿辅料: 大蒜调
2025-02-03 01:45:07
麻辣冷吃牛肉做法主料:牛腱子肉或牛里脊肉1000克。卤料:八角5克、香砂5克、小茴香5克、桂皮3克、山奈3克、白蔻3克、香叶1克、草果一个。配料:菜籽油300克、干辣椒100克、葱段30克、姜片30克、圆葱条30克、小葱30克、香菜(带根)30克、白芝麻20克、干青花椒20克、红花椒10克、桂皮5克
2025-02-03 00:48:35
酱炒鸡蛋,懒人必备的家常菜,香嫩美味,是绝佳的下饭菜!转眼间到了4月,马上就是清明了。打开手机满屏都是青团,貌似清明离不了青团。我只记得清明的时候,老妈就给煮一锅鸡蛋吃吃。条件不好的时候一人一个煮鸡蛋,条件好点的时候就是一锅茶叶蛋。老妈说:吃了清明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长病。老妈年年这样说,但是
2025-02-02 05:05:17
孩子最爱喝的一道汤,营养又开胃,常喝聪明长高个天气就很闷热,加上小孩不喜欢喝水,也不爱吃水果,有时出去跑一圈回来,出了一身汗,渴得不行才回来找水喝,相信大部分的小孩都这样,所以口腔很容易上火。如果长时间的缺少水分,身体很容易出现这些状况,就是要多喝水,晚上吃饭再来一道汤,多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比如
2025-02-02 03:06:51